近日,澳門廣告商會副主席畢志健在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蔡依瑩專訪時表示,會展是文化傳播的工具載體,讓國際更瞭解中國,文化會展確實是最好的渠道。
南方財經全媒體見習記者蔡依瑩、實習記者楊碧丹 澳門報道 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於4月26日舉辦今年首場線上培訓,以“中國內地會展市場概況”為主題,邀請行業專家代表向參會者分享及交流市場趨勢,借此讓參會者跨地域掌握內地會展市場新動向。
近日,澳門廣告商會副主席、中國澳門廣告展覽董事總經理畢志健接受了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蔡依瑩的專訪。作為澳門首屆會展業發展委員會委員、2021亞洲廣告會議(澳門)籌委會主席,畢志健表示,會展是文化傳播的工具載體,讓國際更瞭解中國,文化會展確實是最好的渠道。可以先挖掘國際共同的文化連接點,打造跨文化IP。
畢志健進一步提到,澳門要開拓海外、連接內地,青年培養是重中之重。希望有經驗的業界前輩,在分享自身經驗的同時,給予青年朋友更多項目機遇,助力青年成長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文化的展示需借助科技力量
南方財經:貿促局以“中國內地會展市場概況”為主題舉辦今年首場在線培訓,你認為線上培訓相較于傳統的線下培訓有何優點?瞭解內地會展市場概況對澳門會展行業來說有什麼意義?
畢志健:線上培訓不需要出差,相比於線下培訓省去了交通環節,效率更高、更便利,但互動性不如線下培訓。
內地是澳門目前的主要客源地,因此瞭解內地市場對吸引客戶、開拓市場都十分重要。疫情從2020年開始就一直影響著澳門經濟,由於防控工作比較嚴格,目前進入澳門仍面臨障礙。當下澳門會展行業的從業人員應該將項目重點轉移到內地,瞭解內地市場發展狀態,聚焦兩地會展產業的差異性,充分發揮澳門特有的優勢。考慮到疫情反復,建議貿促局舉辦規模小、頻率高的會議以激活市場,規避大型會議展覽臨時取消帶來的巨大損失。
南方財經: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下稱“深合區”)為會展業提供了更大的空間,你認為在“一展兩地”、“一程多站”等設想下,會展業的發展趨勢如何?
畢志健:落實“一展兩地”需要看實際條件,明確分開辦展的目的和優勢,不能為了分開而分開。我們要聯合不同的展覽項目,將各地優勢聯動起來。比如以廣交會為主展覽,同一時間段內,周邊可以有很多支線展覽。世界範圍內的客戶因主展覽來到一個地方,自然也期待可以參觀其他感興趣的展覽。一般來說,主展覽覆蓋面較廣,但展覽深度不夠。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支線展覽可以專注聚焦於某個垂直領域。通過一個有影響力的大型展覽會吸引全球客戶,同時澳門舉辦相關聯的支線展覽,這可以作為“一展兩地”實際應用的方案,將其稱之為“多展兩地”或許更契合實際。
此外,在多展覽的場景下,主辦方應安排專門的穿梭巴士,方便參會人員在不同場地之間輾轉。在簽證方面,貿促局應積極和商務部溝通,為參會人員多次往返簽證的申請提供便利。而在展覽的策劃舉辦上,政府不需要全包全攬,應該給企業“留白”,為企業創造足夠的自由發揮空間。
南方財經:橫琴國家廣告產業園區重點關注哪些領域的融合,又將對澳門的會展業帶來什麼影響呢?
畢志健:橫琴國家廣告產業園區已經成立多年,我認為產業園的主要功能是彙聚人才和專業同行,發揮共同合作的優勢。廣告是賦能品牌、打造品牌、讓其更符合不同市場和客戶的需求的營銷渠道。澳門有內地和全亞洲的廣告圈資源,產業園能進一步擴大聯繫能力,賦能周邊的品牌企業,聯繫內地和周邊國家市場。
文化和科技的發展常常互相結合,文化的展示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把產品的質量和定位做好是最終目標,而大數據和新媒體平台只是營銷手段。
目前,深合區企業數量不多,產業園在橫琴的需求不夠。需要將澳門和珠海的廣告業代表凝聚在一起,發揮集體的力量,進一步擴大內地市場的需求。
南方財經:應該要如何去吸引粵澳企業落戶在橫琴國家產業園區?
畢志健:澳門很多大項目都是通過眾多公司聯手合作完成的,而內地傾向於將大型項目交予一家大公司。部分澳門本土的廣告公司在珠海橫琴組建獨立的團隊參與內地市場的競爭,他們具備澳門的內容和品牌元素,可以為內地引入澳門的文化創意。廣告產業園和創業孵化器可以發揮“一中心”的載體作用,凝聚平台力量開拓內地市場,帶動區域的整體發展。以澳門為橋樑,可交流聯通的IP品牌有很多。澳門可以跟北方的廣告產業園進行更多聯動,將當地孵化出來的有質量的品牌服務引進來合作。例如,澳門鄰近東南亞國家,熱帶地區對北方的冰雪文化很感興趣,借助冬奧會的延伸,這方面的旅遊品牌具備不小的潛力。
挖掘國際共同的文化連接點
南方財經:是否可以通過文化融合打造澳門IP?
畢志健:會展是文化傳播的工具載體,讓國際更瞭解中國,文化會展確實是最好的渠道。可以先挖掘國際共同的文化連接點,打造跨文化IP。業內有朋友以音樂節為載體吸引世界各地的遊客,通過音樂串聯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再將美食、藝術品等不同的文化內容融入其中,推動文化交流和認同。
南方財經:你認為應該要怎麼樣讓澳門會展業更加具有活力,如何更好推動澳門會展業發展?
畢志健:在會議展覽方面,策展公司就像一個火車頭,拉動不同產業的協作,連接更多的節點進行推廣。澳門會展業的進一步發展,需要培養更多的本土IP。政府的推動集中於引進國際活動,而業界需要更關注粵港澳大灣區不同領域的內容結合,嘗試將同一元素IP推廣到不同的城市地區。
澳門需要孵化更多策展公司,多方位打造不同的品牌。政府提供的資源只能滿足產業的基礎需求,做好基礎設施,在產業初期多進行扶持,培育好會展產業發展的土壤。在土壤培養好之後,具體播種什麼種子需要交由市場決定,留給市場更多的想像力和發揮空間。
南方財經:社會各界應該如何發揮自己的角色優勢?
畢志健:首先,會展企業需要加強培訓,把自己的武功練好。投資融資以及科技研發都需要彙聚、孵化相關的人才。旅遊產業跨界發展需要專注于一點,集中利用有限的資源發展“科技+旅遊”。將科技應用於澳門旅遊業,投資研發可應用於旅遊場景的新技術,豐富旅客的玩法和體驗,幫助澳門打造獨一無二的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地位。
國外關於科技應用的展覽有不少想法和技術都值得我們借鑒。例如,有人喜歡在澳門老城區塗鴉,但是塗鴉完之後要清潔粉刷成本較高。在技術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通過程序用LED屏幕代替,其外表和普通的牆面別無二致,同時可以提供噴繪的槍方便市民和遊客創作,此類屏幕還可重複利用,大大降低城市管理和維護的成本。澳門和珠海的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應該開拓更多的專門學院,研究科技如何應用於旅遊場景。
另外,科技也要有溫度感,同時要突出不可複製性。無人機表演觀賞性強,但與遊客的互動體驗不足,澳門特色也不夠突出。比如冰墩墩外殼冰涼,但內裏的毛絨材質給人以暖心的感覺,手掌上特別的紅色愛心也在傳達愛和溫暖,希望未來的科學技術往人性化方向做更深度的研發,將冰冷的科技更溫暖地表現出來。
(來源:21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