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經濟財政範疇媒體介紹會

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
【本報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下稱:橫琴粵澳方案) 第二場財政範疇媒體介紹會今天上午在政府總部舉行,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在致辭表示,橫琴粵澳方案中央政府對澳門“一國兩制”偉大事業和長期繁榮穩定的堅定支持,並指出,橫琴粵澳方案緊緊圍繞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主線,聚焦產業多元發展的主攻方向;在合作區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中央財政同時對合作區給予補助,用於吸引澳門企業入駐和擴大就業;國家支持澳門“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的長遠之策等三大重要意義。
李偉農指出,橫琴開發建設是國家主席習近平、中央政府立足豐富澳門“一國兩制”實踐、深入實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作出的重大部署。自澳門回歸祖國以來,習主席已經先後多次到訪澳門和横琴,對两地發展寄予厚望和關懷。2018年10月,習近平主席在考察橫琴時強調“建設橫琴新區的初心就是為澳門產業多元發展創造條件。橫琴有粵澳合作的先天優勢,要加強政策扶持,豐富合作內涵,拓展合作空間,發展新興產業,促進澳門經濟發展更具活力。”。2019年12月,習近平主席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再次強調“當前,特別要做好珠澳合作開發橫琴這篇文章,為澳門長遠發展開闢廣闊空間、注入新動力”。
他說,今年9月5日,國務院正式公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總體方案再次體現習近平主席對澳門民生福祉的關心關切,體現中央政府對澳門“一國兩制”偉大事業和長期繁榮穩定的堅定支持。方案公佈後,賀一誠行政長官就總體方案舉行了新聞發佈會和回答了新聞界朋友的提問。今天,受行政長官委託,我和我的團隊,會重點就總體方案涉及的經濟民生內容,以及社會各界關注的議題,向各位作進一步的介紹和回應。
李偉農指出,土地空間有限和“一業獨大”一直是窒礙澳門發展的主要因素,總體方案為澳門居民安居樂業和經濟多元發展增加了三倍多的土地、賦予了多項針對性的重大政策、提供了對接境內外更廣闊市場的發展空間,將是澳門未來新一波飛躍發展的歷史機遇。
李偉農介紹,總體方案共6篇29條內容,以一個“新”字貫穿始終。通過構建新產業、新家園、新體系、新體制,把澳門自由港、單獨關稅區、資金自由進出、開放的營商環境優勢,緊緊扣住粵港澳大灣區龐大的內需市場、完整的產業鏈條、高速發展的基礎設施,以及不斷創新的制度潛力和政策空間,藉著與澳門只有一水一橋之隔的橫琴,為澳人宜居宜業,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提供新動力,為“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作出重大部署。
李偉農強調,總體方案的重要意義在於:第一,總體方案緊緊圍繞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主線,聚焦產業多元發展的主攻方向,創設嶄新的、具吸引力的、對標國際的投資新環境。總體方案立足澳門“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發展定位,精準圍繞澳門當前著力發展的高新科技、現代金融、中醫藥大健康及文旅會展商貿等領域,以增強創新力和競爭力為目標,著力構建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現代產業新體系。
第二,總體方案為澳門居民更好的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合作區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讓澳門居民在合作區享有趨同於澳門的宜居宜業生活環境。特別值得說明的是,在“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體制下,2024年前合作區的收益全部留給區管理委員會支配,用於合作區開發建設。另外,中央財政同時對合作區給予補助,用於吸引澳門企業入駐和擴大就業、增加實體經濟產值、支持《總體方案》中確定的重點產業等方面。充分體現了國家對澳門特區的關心和支持!
第三,總體方案是國家支持澳門“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的長遠之策。總體方案統籌兼顧戰略定位、產業佈局、制度體系、管治體制,具體提出了至2024年、2029年、2035年不同的發展階段目標,並從政治、法治、賦權、風險管理和貫徹落實主體責任等方面,訂立多層次的保障安排。其核心意義是支持琴澳一體化建設,支持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讓澳門與祖國同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