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澳深度合作區第二場媒體介紹會
【本報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下稱總體方案)已在日前公佈,今(14)舉行第二場媒體介紹會,涉及範疇為經濟財政。方案整體內容為六大篇章,二十九條條文和四個新內容。其中多篇章提倡推動發展文旅會展商貿產業,促琴澳旅遊資源互補,提供多元化旅遊產品。並將加強對周邊海島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粵澳兩地聯手大力開發濱海旅遊產品。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第二場媒體介紹會今(14)於政府總部舉行,本次介紹會範疇為經濟財政方面。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局長戴建業、經濟財政司司長辦公室顧問蘇崑、財政局局長容光亮、旅遊局局長文綺華、貿易投資促進局主席劉偉明、金融管理局主席陳守信出席此次媒體介紹會。
經濟財政司李偉農司長發言指,總體方案緊緊圍繞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主線,聚焦產業多元發展的主攻方向,創設嶄新的、具吸引力的、對標國際的投資新環境。
總體方案為澳門居民更好的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合作區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讓澳門居民在合作區享有趨同於澳門的宜居宜業生活環境。
總體方案是國家支持澳門“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的長遠之策。總體方案統籌兼顧戰略定位、產業佈局、制度體系、管治體制,具體提出了至2024年、2029年、2035年不同的發展階段目標,並從政治、法治、賦權、風險管理和貫徹落實主體責任等方面,訂立多層次的保障安排。其核心意義是支持琴澳一體化建設,支持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讓澳門與祖國同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
《總體法案》明確合作區四大戰略定位,分別為促進澳門經濟多元發展新平台、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新空間、豐富“一國兩制”實踐新示範、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新高地。
《總體法案》整體內容共為六大篇章、29條條文,以新產業、新家園、新體系、新體制作為篇章內容貫穿。務必發揮澳門離岸市場,自由港等優勢,助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建設現代產業新體系。
新產業
新產業倡發展科技研發和高端製造產業、發展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發展文旅會展商貿產業、發展現代金融產業。並實行完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促境內外人才集聚。
發展科技研發和高端製造產業方面,澳門擁有領先的中藥學術科研基礎。同時亦將大力發展集成電路、電子元器件、新材料、新能源等,將會引進科企落戶,提升科技成果轉化能力。
發展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將對在澳門審批和註冊、在合作區生產的中醫藥產品、食品和保健品,允許使用“澳門監造”、“澳門監製”或“澳門設計”標誌,有利於澳門品牌中醫藥等商品進入內地和國際市場。
發展現代金融產業,則將支持合作區對澳資金融機構降低准入門檻,為澳資金融機構開拓內地市場創造有利條件,並為澳門金融機構進一步擴大經營空間,將澳門金融服務延伸到合作區內。並且,澳門已有一間本地銀行在橫琴設立分行,另有一間本地銀行正將橫琴代表處升格為支行。
並且,對合作區符合條件的產業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對企業符合條件的資本性支出,允許在支出發生當期一次性稅前扣除或加速折舊和攤銷售。
當中,文旅會展發展商貿產業方面,琴澳將高水平建設橫琴國際休閒旅遊島,促琴澳旅遊資源互補,提供多元化旅遊產品,推動業界開發更多新穎高端琴澳聯遊路線,發展休閒度假、會議展覽、體育賽事觀光、康養大健康等產業。琴澳雙方未來聯手發展更多濱海旅遊產品,豐富旅客體驗。打造具國際影響力的展會平台,為參展相關人員提供多種往返便利。
新家園
新家園促吸引澳門居民就業創業、加強與澳門社會民生合作和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截至2021年5月,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等孵化器累計孵化澳門項目537個,在孵項目121個,澳門青年可享受專業的創業顧問服務。
合作區內工作的澳門居民,個人所得稅負超過澳門稅負的部分予以免繳。澳門青年和澳門創業項目可同步享受兩地的扶持政策。
新體系
新體系包括合作區內貨物一線放開,二線管住、人員進出高度便利、創新跨境金融便利、建立高度便利的市場准入制度,促進國際互聯網數據跨境安全有序流動。
合作區內企業生產的不含進口料件或含進口料件在合作區加工增值達到或超過30%的貨物,經「二線」入內地免徵進口關稅。為企業減省稅務負擔,提升貨品競爭力。
同時,合作區內將探索跨境資本自由流動和推動資本項目可兌換,合作區內企業和澳門企業可透過廣東自貿區內的四家試點銀行,開訂FT帳戶。
合作區亦將探索建立新的外債管理體制,降低合作區內各類企業的融資成本,促進澳門跨境融資業務的發展。
新體制
新體制囊括建立合作區開發管理機構,組建合作區開發執行機構,做好合作區屬地管理工作,建立合作區收益共享機制,建立常態化評估機制。
深合區內將建立合作區開發管理機構。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領導下,粵澳雙方聯合組建合作區管理委員會,在職權範圍內統籌決定合作區內的重大規劃、重大政策、重大項目和重要人事任免。
粵澳兩地將在深合區實行共商共建共管新體,將新產業、新體制、新家園、新體系四大方面新內容融匯發展,為深合區發展注入新動能。
就媒體關於深合區貨幣流通情況,李偉農表示,深合區主要流通貨幣為人民幣,旅客及澳門市民,在深合區進行消費支付期間,需按照貨幣折算來進行支付。並且深合區實行跨境資本自由流通,推進資本項目發展,充分發揮澳門離岸經濟及自由港優勢。
就深合區工作人員情況,李偉農表示,由於深合區內將由內地澳門兩方負責組建管理委員會和執行委員會,所以深合區工作人員大部分為粵澳兩地選派的人員。但他補充,不排除會通過市場的方式廣納人才。
就青創企業情況,李偉農表示,現在橫琴區創業的約有600間青年企業或青創企業,他們將享受相關的創業指導及稅制津貼。李偉農表示,將大力扶持深合區青年創業項目,同時亦會著力協助多元產業適度發展,務必發揮澳門自貿區、離岸市場及自由港優勢,粵澳兩地將取長補短,共同促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