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6月18日電】由澳門基金會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推出的《澳門藍皮書:澳門經濟社會發展報告(2014—2015)》近日發布。藍皮書指出,中國同葡語國家經貿合作活躍,澳門作爲中葡平臺作用日益凸顯。
隨著中國與葡語國家關係日益密切,中國與這些國家之間的經貿合作也愈加緊密。
在貿易方面,2002年中國與葡語國家的貿易額僅爲56億美元,2003年中葡論壇在澳門創辦以來,中葡貿易額首次突破百億美元大關,達110億美元。“2013年中葡貿易額爲1319.1億美元,比2003年論壇成立之初增長了12倍,十年間貿易年均增長達31.8%,大大高于同期世界貿易增速。中國成爲葡語國家第一大貿易國和第一大出口國。”
在投資合作方面,隨著中葡經貿合作規模不斷擴大,中國與葡語國家之間的相互投資不斷取得增長。中葡論壇成立以來,截至2013年底,中國累計對葡語國家非金融類投資額已從幾千萬美元增長至24.65億美元,葡語國家實際對華投資金額爲7.47億美元。
語言是彼此溝通的媒介,兼擅中葡雙語的人才對于中葡平臺的建設十分重要。在澳門60萬人口中,約有3萬余人是常住澳門的葡語國家後裔,他們熟悉中葡雙語,是澳門的專業人才,有廣泛的人脉,是澳門發展中葡平臺的重要力量。回歸之後,葡萄牙語非但沒有在澳門消失,而且學習的人數比回歸前還要多,澳門年輕人也更有志于投入發展葡語國家商業活動。據2013—2014學年統計,在中小學、大專院校、葡語培訓機構等學習葡語的人數達6595人,單是澳門大學每年有超過1000名學生報讀葡語班。
另外,特區政府也透過提供獎學金,積極鼓勵葡語國家青年到澳門來學習,爲他們創造學習中文的機會。
(來源︰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