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 北京6月18日電】澳門基金會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8日共同向社會發布《澳門藍皮書:澳門經濟社會發展報告(2014-2015)》。報告顯示,2014年1至10月,訪澳旅客數量達到2618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7.7%。其中,韓國及中國內地市場增長最快,中國內地旅客占澳門旅客總量近七成。
旅客訪問澳門目的主要是度假,占59%;其次爲過境,占21%;專門以博彩爲目的的旅客比例較低,僅占7%。
藍皮書指出,訪澳旅客對于澳門的整體滿意度很高,但在觀光點充足度方面評價較低。澳門需要加强旅游豐富性,打造旅游休閑産業鏈,發揮博彩業的帶動效應,建設包括會展業、娛樂業、主題公園度假及旅游休閑養生在內的休閑産業鏈,才能繼續吸引更多旅客,延長旅客逗留時間。
藍皮書顯示,2014年,澳門本地生産總值爲4433億澳門元,約爲2001年的8.5倍。在民生方面,特區政府通過調整最低維生指數及敬老金、社會房屋租金豁免、社屋輪候家團臨時補助、公交及電費補貼、現金分享和醫療補貼計劃、提升職業稅豁免額和退稅、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等措施,大幅提高了居民的各項保障和福利。
然而,澳門經濟社會也面臨産業結構單一、物價高漲、貧富差距大、行政司法效率低、區域合作緩慢、勞動力不足和素質低下等問題。
藍皮書認爲,橫琴自貿區于2015年3月正式挂牌,未來五年,橫琴將以設立自貿區爲契機,在基礎設施對接、産業協作、通關模式創新等方面推動粵港澳深入合作,打造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的主平臺。2020年,力爭有超過1萬家澳門企業進駐橫琴,力爭三成以上(約8萬人)橫琴常住人口爲澳門居民。(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