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會市場是多元化、專業化、跨界融合的市場,通過文藝演出、活動營銷、文創衍生品和藝人影響力等方式,推動文化、音樂、旅遊、表演、藝術、體育等行業的協同創新發展。實體演唱會有著無可取代體驗,經過疫情三年的忍耐,如今舉辦演唱會正迎來高峰期。眼下,內地不少省份、城市已拿出決心和誠意,打造音樂節、引進演唱會、以發展音樂經濟助推文旅發展。澳門是世界旅遊休閒中心,2022年11月特區政府行政長官賀一誠在立法會報告2023年施政方針中,提出了“1+4”經濟多元發展的方針。 “1”是按照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目標要求,促進旅遊休閒多元發展,做優、做精、做強綜合旅遊休閒產業。“4”是持續推動大健康、現代金融、高新技術、會展商貿和文化體育等四大重點產業,無可置疑演唱會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利用澳門現有的優勢,再從中突圍,並帶動消費熱潮,全看城市本身能否發揮優勢,服務到位。
誠然,澳門有不同的世界一流的高大上硬件設施,表現場地具有優勢,且特區政府對盛事活動一向積極配合,旅遊產業發展基礎好,擁有吃住行游購娛等完整的旅遊產業鏈,以及大型活動需要的接待經驗和服務體系,但票價高、搶票難度大、演唱會線上線下服務對接、對黃牛打擊等問題尚須不斷改善。
特區政府乃至社會各界如能大力支持配合,做好本地旅遊產品和服務與演唱會歌迷的對接,確保信息的線上線下無縫對接、行前行中行後無縫對接,充分體現對歌迷的呵護和照顧;做好本地旅遊服務體驗質量的優化與整合,確保歌迷對旅遊消費的點贊、傳播和重購。
歸根到底,一定要提供更豐富的文化體驗、文化活動,提升接待服務能力,實現文旅聯動,才能留得住遊客,從而帶動旅遊發展。“演藝+旅遊”怎麼看都是個多贏的組合,尤其是當紅歌手舉辦演唱會市場效應明顯,不僅能激活餐飲、拉動旅遊,對提升城市形象、增強城市活力也多有益處。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正是文旅融合的應有之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