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三年沉寂,社會全面復常,演出市場可謂強勢復甦,大型演唱會、音樂節等娛樂演出如雨後春筍在各地盛開。演唱會經濟的回溫,近期亦成了本澳經濟的亮點之一,從5月開始,韓國人氣女團BLACK-PINK、韓國男星金在中、“歌神”張學友、“天王”郭富城陸續在澳門開唱,演唱會門票一票難求,吸引大批“粉絲”來澳,大力促進了本地旅遊市場的復甦。這場仍在持續的狂歡,不僅關乎演唱會本身,而且契合了六家博企去年簽署《澳門特別行政區娛樂場幸運博彩經營批給合同》的承諾,而演唱會是非博超元素的重要組成部分,且經濟成效快速及顯著,故而在澳門催生了演唱會經濟的新生態。音樂演出與旅遊經濟的結合,以“城市文化名片”的方式推動本地不同行業的復甦,這不管是對急需重啓的旅遊經濟和演出經濟來說,抑或是對展現澳門“旅遊+演藝”的豐富內涵來說,無疑是“雙向奔赴”。
內地演唱會市場井噴 多維度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過去三年,因疫情而停滯的演出市場在一次次不確定中艱難跋涉。重創和低谷猶在眼前,2020年,中國演出行業協會不完全統計,僅一季度內地各地演出取消或延期場次約2萬場,直接票房損失約24億元。2020年初,涉及演藝、演出業務的公司倒閉註銷了1.3萬家。演出資訊服務商Pollstar統計,2020年全球現場演出行業損失預計超過300億美元。
今年以來,演唱會市場可謂井噴,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佈的2023上半年全國演出市場簡報數據顯示,內地上半年大型演唱會、戶外音樂節演出506場,觀衆人數達到550.10萬人次。以“五一”假期為例,僅音樂節和演唱會項目帶動演出票房以外的交通、食宿等綜合消費就超過12億元。
六博企積極開拓非博彩項目 助攻本澳經濟回溫
演唱會經濟的回溫,同樣成了本澳經濟的亮點之一。特區政府去年與本澳六家新簽署的《澳門特別行政區娛樂場幸運博彩經營批給合同》,就明確指出承批公司需按照競投時的承諾,著力開拓外國客源市場以及按計劃落實各項非博彩項目,重點圍繞會議展覽、娛樂表演、體育盛事、文化藝術、健康養生、主題遊樂等十個範疇,透過舉辦高水準活動及打造標誌性項目,提升澳門的國際形象和對遊客的吸引力。
今年,隨著國際社會全面開放,本澳更多的表演場地落成,多間博企把握時機,積極密集式地舉辦了多場演唱會,吸引大批市民和旅客專程來澳追星。據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本澳今年上半年入境旅客累計逾1,164.5萬人次,日均超過6.4萬人次,恢復至2019年全年日均59.6%,酒店平均入住率達80.1%,較2019年的90.8%差10.7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本澳第二季旅遊物價指數較去年同期上升19.47%,主要受酒店、手信業帶動,在各大類指數中,娛樂文化活動(+17.06%)增幅顯著。
![](/UploadFiles/2023072701704547.jpg)
為促進本澳經濟多元發展,各大博企積極拓展非博彩元素,其中最為矚目的娛樂盛事,要數“歌神”張學友於6月9日至7月2日期間,在澳門威尼斯人金光綜藝館舉行的個人巡迴演唱會──《富衛保險10周年呈獻張學友60+巡迴演唱會澳門》,12場演出合共售出近11萬張門票,刷新澳門威尼斯人金光綜藝館演唱會銷售紀錄。同樣引爆熱力的還有澳門銀河5月舉辦的“BLACKPINK演唱會(澳門站)”、蔡徐坤KUN2023“迷”WORLDTOUR巡迴演唱會、TMEA騰訊娛樂音樂節,澳門美高梅舉辦的李克勤音樂會,新濠影匯舉辦的巨星系列容祖兒、黎明、郭富城演唱會,澳門永利舉辦的任賢齊“想你了”巡迴演唱會、“明明最特別”音樂會,澳娛舉辦的陶喆個人音樂會等等。
![](/UploadFiles/2023072701738266.jpg)
![](/UploadFiles/2023072701752703.jpg)
![](/UploadFiles/2023072701770969.jpg)
演唱會的“引力”
撇開門票收入不說,這當中的連帶效應涉及旅遊業、物流業、娛樂業,以及就業機會等,大大帶動了周邊經濟效應。以BLACKPINK世界巡回演唱會澳門站為例,因吸引了大批粉絲專程前往觀看而帶旺銀河旗下商場的人流,期間令不少名店的生意額倍增。據悉,有的奢侈品牌店在演唱會首天營業額達千萬元,遠超預期。的士司機受訪時亦稱,“最近因為好多明星來澳門辦演唱會,遊客一下子多了起來,尤其是演唱會期間,的士都是供不應求的。”
有目共睹,近期客流明顯增多,大三巴牌坊、媽閣廟、新馬路、旅遊塔、官也街等深受遊客歡迎的著名打卡景點幾乎每日都是人頭攢動。從中窺見文化市場復甦的火熱態勢,也看到了演唱會對演出消費以及演出關聯消費的巨大拉動作用。演唱會可以引起人們的熱情和追捧,會帶動大量的人員流動和資金流向澳門。觀眾不僅會為了觀看演唱會而來,還會在演出前後進行一系列的旅遊、購物等各類消費活動,從而推動當地旅遊業的發展。
演唱會經濟有利優化訪澳客源結構
從周杰倫演唱會對海口旅遊收入的帶動數據還可以看出一個明顯的現象:演唱會帶來的遊客的客單價比日常假期更高。一場演唱會吸引數以千計甚至是上萬名觀眾入場,單是本澳觀眾不可能滿足如此大量的演唱會供應,需求定必來自海內外。
誠然,年輕人是演唱會的主要捧場客,也正是城市迫切急需的潛力客群。不過,當年輕人因為演唱會來了,在演唱會期間在城市裡的體驗是否夠好、是否能享受豐富精彩的文旅體驗就非常關鍵。而演唱會期間是城市對年輕人這一潛力人群“種草”的絕佳機會,這些年輕人將是家庭游的主打人群,若能在此期間將餐飲、住宿、交通、安全方面提升城市服務保障能力,給他們留下好印象,讓他們想帶着家人再來,則可為城市旅遊形象立下好口碑,並爭取到更多的潛力消費客群,有利促進本澳經濟多元發展,亦有利優化訪澳客源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