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應有關部門和機構邀請,經文化和旅遊部批准,中國旅遊研究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院長戴斌于2022年3月16日至19日赴澳門調研交流。
在澳門期間,戴斌分別與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政策研究與區域發展局局長張作文、旅遊局局長文綺華等行政部門主要領導,澳門旅遊學院院長黃竹君、澳門管理學院校董會主席莫志偉、院長唐繼宗、澳門科技大學酒店與旅遊學院院長吳國民等旅遊院校領導,以及澳門管理專業協會、澳門中旅集團主要負責人,就世界旅遊休閒休閒中心建設、疫情對澳門旅遊經濟影響、內地與澳門旅遊交流、智庫建設、學術研究與人才培養等主題進行了深入研討,充分交換了意見。《戴斌: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中國視角與國際表達》為其在澳門科技大學校慶院慶進行紀念演講內容。
一、 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國際經驗與中國方案
對世界旅遊業的考察調研,可以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結論:歐盟、北美、日韓等發達國家及其城市,都高度重視旅遊業的發展,並為此制定法律,發佈成長戰略和產業政策。這些法律、戰略和政策基本上是市場的、商業的和技術的,比如採取哪些措施吸引中國遊客以達到什麼樣的預期目標,很少有人提出要把自己建設成為世界級、國際性的旅遊目的地。加勒比、印度洋和南太平洋的島嶼國家、地區和城市,同樣是重視旅遊業,同樣會為了吸引特定目標市場的客群而推出引人矚目的宣傳口號,比如“百分百純淨的新西蘭”,也同樣沒有提出世界級、國家級旅遊目的地的宏觀敍事,而是在疫情期間更多關注“在線郊遊”“博物館虛擬探索之旅”等文化提升和國民教育活動。從文獻和話題來看,也很少有人會關注世界級旅遊目的地的標準是什麼,又由誰來評定,或者找誰去做工作。事實上,我們理所當然視之為世界級旅遊城市或者國際旅遊目的地城市,無論是倫敦、巴黎、羅馬、紐約、東京、香港這樣的國際化大都市,還是威尼斯、卡薩布蘭卡、奈良等歷史文化名城,或者新加坡、拉斯維加斯、黃金海岸等運動休閒城市,往往是投資機構、專業運營商、旅行商,以及政府和社區互動成長的結果,更是國際旅遊和旅行者口口相傳的結果。在此過程中,美國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BBC紀錄片頻道、孤獨星球(Lonely Planet)、米其林指南(法語:Le Guide Michelin)等傳媒機構和旅行雜誌定期發佈的榜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需要說明的是,沒有哪一個超國家組織或者天然公信力的機構為傳媒公司、旅行雜誌及其發佈的榜單背書:只要某一個進入某個排行榜就是世界級或者國家級旅遊目的地了。相反,這些榜單是平等競爭的傳播項目或者是廣告產品,其發佈者也是平等競爭的市場主體,經過市場考驗而勝出者會在世界級旅遊城市和國際旅遊目的地評價體系中獲得更多的話語權。
與發達國家和地區自然演化或者自然成長的旅遊目的地不同,很多中國城市從決定發展旅遊的那一天起,就對自己在國家和世界旅遊發展格局中的地位提出明確的目標,並通過黨委會、人民代表大會、政府工作報告等法定程序和五年發展規劃、年度工作計劃等法定文件加以確認。有些城市的旅遊定位是國家戰略,國務院發佈的《“十四五”旅遊發展規劃》支持桂林建設世界級旅遊城市,中央有關文件支持海南建設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包括支持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要建設世界級旅遊目的地、國際旅遊城市、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則更多出於其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升級的需要。回顧改革開放以來的四十多年,特別是過去十年間,中國內地的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時候,習近平主席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鬥,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地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面對複雜的國際環境、疫情和極端天氣等多重挑戰,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上年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經濟規模達到114.4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占世界經濟的比重超過18%,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5%。中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從劇場的邊緣走向舞台的中心,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希望與世界平等對話,對包括旅遊在內的經濟增長、社會發展、全球治理、人類文明演化各個領域提出中國主張,並做出中國貢獻。
作為全球旅遊發展體系的後來者,中國長期以來都在扮演目的地而非客源地的角色,從發展理念到資源開發,從產業規劃到服務標準,話語權相對較小。過去二十年高速增長的出境旅遊市場,極大提升了中國在世界旅遊業的影響力,但是並沒有從思想和文化層面改變全球旅遊治理的既有格局。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北京、西安、上海、廣州、桂林為代表的入境旅遊目的地城市,到九十年代末期國家旅遊局推動的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再到過去十年的國際旅遊目的地建設高潮,幾乎每個城市的領導者都在找自己的國際對標城市。他們會派出專業團隊考察學習對標城市的旅遊休閒發展成就和發展經驗,歸納總結系統可量化的統計指標,作為自己學習借鑒的樣本和發展目標,並千方百計地尋找政府間國際組織,最好是聯合國框架下的國際組織為自己背書。比如世界旅遊組織曾經為杭州頒發的“最佳旅遊城市”,以及為宏村等地頒發的“最美鄉村”,都獲得了地方政府和官方媒體的積極回應。據不完全統計,共有超過100個城市提出了冠以“世界級”“國際”前綴的城市旅遊發展目標。中國還發起成立了世界旅遊聯盟、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國際山地旅遊聯盟,定期召開世界旅遊城市市長論壇,籍此為所在城市增加更多的國際色彩。根據國家“十四五”旅遊業發展規劃,未來五年要將桂林等城市建設成為世界級旅遊城市,還要建設一批文化底蘊深厚的世界級旅遊景區和度假區,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鮮明的國家級旅遊休閒城市和街區。在國家規劃和地方發展的雙重推動下,內地將迎來新一輪國際旅遊城市的建設高潮,也會更加關注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成就、經驗與方略。
二、 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豐富內涵和創新方向
無論是城市的自我認知,還是主管部門和專業機構的外部評價,更多是從遊客特別是國際遊客訪問量、旅遊收入、對經濟和就業的貢獻、旅遊資源和景區、酒店、主題公園、度假區、旅行社等市場供給量等經濟視角考察國際旅遊城市的內涵,並據此設計相應的觀測指標。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市場的演化,那些致力於成為全球旅遊發展引領者的城市,越來越關注文化、藝術、科技、創新、倫理等非經濟因素,以此提升所在城市的軟實力和新形象。
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應當,也可以成為全球影響力的藝術中心和文化高地。音樂、舞蹈、美術、電影等藝術是跨民族、跨宗教、跨人種的文化交流形式,它們與詩歌、散文、小說等文學,以及歷史遺存、博物館、圖書館等文化空間一道構成了中華民族共同體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載體。澳門擁有世界文化遺產和葡萄牙風格的建築,擁有獨具特色的娛樂、休閒和餐飲文化,還有很多中國傳統文化標識的廟、觀、寺、祠等宗教和文化場所,更有“一國兩制”的生活方式以及由此而來的文化創造和制度創新空間。世界級旅遊休閒中心也應是全球藝術中心、時尚中心和文化高地,當以更大力度引進世界各地區的經典藝術和當代文化產品。還要更多引進內地的藝術作品,包括傳統的京劇和當代藝術,讓澳門成為展現當代中國文化的窗口。近年來,《只此青綠》《李白》《孔子》《五星出東方》為代表的舞台藝術,以藝術的語言表達了不同文化背景都能接受的家國情懷。讓陳列在大地上的遺產、收藏在禁宮的文物、書寫的典籍中的文字活起來了。澳門還要創造具有當代風格的文化作品和面向未來的藝術風尚。藝術不僅是戲劇場的經典流傳,也包括面向遊客的通俗藝術和流行文化。迪士尼、環球影城以及默林旗下的樂高樂園、小豬佩奇,還有澳門的《水舞間》,都是遊客喜聞樂見的文化作品。豐富多彩且富有創造力的文化藝術,為旅遊發展注入了全新動能。
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應當,也可以成為各國各地區遊客與澳門市民共享的美好生活新空間。近悅方能遠來,一個本地居民熱愛並感受到幸福的生活方式,才能吸引異國他鄉的遊客到訪,才能有發自內心的認同和真正的滿意。一個本地居民沒有幸福感和歸屬感的城市,卻能夠成為世界級都市旅遊目的地,還沒有這樣的先例。相反,一座城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讓市民感覺到安全、品質和幸福的城市,終將吸引越來越多的遊客來分享它的從戲劇場到菜市場的花樣年華。對此,我們有一個由淺入深、從現象到規律的認識過程。上個世紀後二十年,內地旅遊業享受了開放的紅利,外國人、港澳同胞、台灣同胞和海外華人的入境旅遊構成了基礎市場。消費的低頻性、停留的短期性和接待的封閉化,導致遊客遊覽的景區景點、居住的涉外飯店、購物的定點商店、出行的旅遊巴士,構成一個獨立於本地生活之外的封閉世界,或者用更學術的語言描述為“環境罩”或者“旅遊者罩”。21世紀的前二十年,內地旅遊業的基礎市場轉向國民消費為基礎的大眾旅遊市場。北京人到上海、蘇州和杭州,廣州人到深圳、珠海、香港和澳門,沒有語言和旅遊證件的障礙,智能通訊和金融支付的便利化,讓供需雙方的信息不對稱減少到如此低的程度,以致于旅遊者可以像本地人一樣自由地行走、自在地生活。就是疫情期間,由於措施得當,內地和澳門的剛性旅行和旅遊需求也從未間斷。在開放和包容的國際旅遊城市,遊客從戲劇場到菜市場的每一個空間都能發現旅行的美好。這一觀念可以從觀察遊客活動軌跡(mapping)所獲得,也為疫情期間眾多的市場創新所證實,比如上海春秋旅行社面向本地市民推出的“建築可閱讀,城市微旅遊”。澳門旅遊發展的經驗告訴我們,商業環境、休閒空間和生活方式是城市旅遊競爭力的關鍵要素,也是城市旅遊形象、營銷推廣、產品研發和業態創新的資源依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後,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已經成為入境旅遊的全新動能,“一國兩制”“澳人治澳”則是澳門的軟實力,也是吸引國際遊客和內地居民到訪的重要因素。
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應當,也可以成為產業要素的彙聚地和發展動能的創新地。對於國土空間相對逼仄、人口規模相對小的微型經濟體而言,既沒有秀美山川,也沒有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如何發展現代旅遊業?如何建設國家級乃至世界級旅遊城市?對全球範圍內50-100萬人口的旅遊城市或者城市旅遊目的地的考察發現:現代生產要素、創新驅動、精細管理和精緻服務,而非山山水水的自然資源和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才是建設現代旅遊產業體系和打造世界級旅遊目的地的關鍵之所在。城市類型的劃分是很複雜的,中國的城市從行政級別上看就有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省會城市、地級市和縣級市。從人口規模上看,城市則可以劃分超大城市、大型城市、中型城市和小型城市。根據《人口統計學》的《世界城市地區》報告,中國目前有113個城市人口超過百萬,北美和歐盟合計的數量為114個。當然,更多的城市人口在百萬以下。瑞士洛桑、日本奈良、美國洛杉磯、新西蘭惠靈頓、中國澳門,這些國際知名的旅遊休閒城市都是極其珍視自己的歷史傳統,同時擁有面向未來的文化創意和科技創新能力。過去十年,內地一直在倡導智慧旅遊,在新基建、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基礎上,通過資本推動的創業創新穩步建設現代旅遊產業體系。澳門擁有國際化的資本、科技、教育和人力資源優勢,應當也可以有更大的突破,並為內地的城市旅遊的創新發展提供可資借鑒的經驗。
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應當,也可以成為大眾旅遊、社會旅遊、綠色旅遊的理念倡導者和實踐探索者。經過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的發展,中國已經進入了大眾旅遊全面發展的新階段。堅持人民性的價值取向,堅持現代化的發展目標,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穩步推進旅遊業的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中央和地方、政府與業界的廣泛共識。社會旅遊與大眾旅遊的人民性密切相關,強調行政權力(Power)對旅遊權利(Right)的保障。政府首先要保障本國本地區人民的旅遊權利,以及在這塊土地上的休閒權利,決不能因為發展旅遊而導致本地居民生活質量的下降。城市要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心態,更加務實的司法和行政行為,保障外來遊客分享美麗風景和美好生活的權利。綠色旅遊是生態文明和文化多樣化為基礎的旅遊消費和產業發展模式,是內地和澳門旅遊目的地建設的未來,需要在合作的基礎上進行更加深入的理論探索和實踐創新。過去十年,我們創造性發展了冰雪旅遊、避暑旅遊、夜間旅遊,有力踐行“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未來的日子裏,我們還要以更大的理論探索的勇氣和實踐創新的智慧,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生態文明思想,推進旅遊業可持續發展。
三、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科教支撐與合作構想
旅遊業是澳門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旅遊業相關從業人員占當地勞動人口的1/4,旅遊業的相關收入也超過當地總收入的40%。澳門也是一座極具幸福感的城市,據澳門統計暨普查局數據,本地人均生產總值位居世界前三,中國第一。從2002年推動博彩業適度開放,到2004年提出建設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再到2007年提出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回歸後的澳門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路徑更加明晰,經濟快速增長的態勢不斷穩固。澳門的旅遊接待人數從2002年的1000萬人次上升到2019年的3940萬人次,二十年翻了兩番。2002年,訪澳遊客的消費總額為480億元,2019年增長到2700億元,年均增幅高達5.6%。與世界其它地區相比,內地始終是澳門的基礎客源市場。2019年,內地訪澳人數高達2790萬,增幅達36.69%。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第十篇第六十一章“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第一節“支持港澳鞏固提升競爭優勢”明確提出:支持澳門豐富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內涵,支持粵澳合作共建橫琴,擴展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功能,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支持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第二節“支持港澳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進一步指出: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深化粵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加強內地與港澳各領域交流合作……支持港澳同各國各地區開展交流合作。
中國旅遊研究院願意與澳門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合作,共研共建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數字化監測體系和技術平台。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建設涉及目的地形象及其認知、客源市場選擇及其優化、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投資與接待體系、市場主體競爭力、文化和科技新動能、產品研發與迭代、遊客滿意度、社區友好度等多個維度和眾多指標,構建基於科學模型和權威數據的監測體系是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基礎工程。我和我的團隊願意將國家旅遊經濟運行監測與預警系統、全國和出境遊客滿意度調查系統,以及科技部和國家社科重大研究成果與澳門共享,共建專業團隊為特區政府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提供長期的專業服務,就像我們過去十多年所做的那樣。
中國旅遊研究院願意與澳門旅遊企業和科研機構合作,共同承擔國家戰略科技創新重大項目和自然科學、哲學社會科學專題研究項目,共同申請亞太經合組織、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組織的重點項目。為扶持澳門的發展,科技部、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都有專門的規劃,國家“十四五”旅遊規劃、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也有專門的部署。我和我的團隊願意與本地的研究機構、高等院校和大型企業加強合作,圍繞“一帶一路”旅遊交流與合作、大灣區人文交流與旅遊合作、智慧旅遊和可持續發展等領域的重大項目,在“一國兩制”框架下,構建更加緊密的聯合攻關和協同創新機制。
中國旅遊研究院願意與澳門旅遊部門、相關機構和旅行商合作,共商共建內地與澳門研學旅行雙向交流機制。到目前為止,組織澳門青少年訪問內地,瞭解歷史文化和加強國情教育,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未來還要讓更多內地的青少年訪問澳門,考察澳門的文化遺產,學習澳門科技、教育與文化的新成就,體驗“一國兩制”的成功典範,促進內地與澳門青少年之間的交往交流。我和我的團隊願意與澳門旅遊局、旅遊院校、文化機構和社會團體加強合作,有序擴大內地和澳門的教育科研和智庫領域的專業交流。
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是中央的重托,是澳門的使命,也是內地建設世界旅遊城市和國際旅遊目的地的示範樣本。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責任重大,使命光榮,需要包括旅遊研究和旅遊教育在內的社會各界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續奮鬥。希望走入歷史的那一天,我們應當,也可以無愧於以下評價: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不僅讓各國各地區的遊客來分享了澳門的花樣年華,更讓澳門人民在“一平台、一中心、多元化”的戰略進程中獲得了發展的機遇;不僅推動澳門和大灣區在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進程中獲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更為各國各地區旅遊休閒城市建設和城市旅遊發展貢獻了面向未來的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