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二十日中國國務院辦公廳發佈了關於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的指導意見。該《意見》指出:“近年來,我國跨境電子商務快速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產業集群和交易規模。支持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有利於用‘互聯網+外貿’實現優進優出,發揮我國製造業大國優勢,擴大海外行銷管道,合理增加進口,擴大國內消費,促進企業和外貿轉型升級;有利於增加就業,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有利於加快實施共建‘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推動開放型經濟發展升級”。為促進中國跨境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該《意見》提出了這樣一些措施:一、支持國內企業更好地利用電子商務開展對外貿易;二、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做大做強;三、優化配套的海關監管措施;四、完善檢驗檢疫監管政策措施;五、明確規範進出口稅收政策;六、完善電子商務支付結算管理;七、提供積極財政金融支持;八、建設綜合服務體系;九、規範跨境電子商務經營行為;十、充分發揮行業組織作用;十一、加強多雙邊國際合作;十二、加強組織實施。
確實,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普及,電子商務這種新的商業形態以突飛猛進的速度發展起來並進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傳統的商業模式由於買賣雙方的“時間分離”、“空間分離”、“資訊分離”、“花色品種分離”等阻礙而使得交易常常不能夠實現,電子商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克服這些阻礙,有助於推動交易的實現。現在人們普遍承認由於電子商務所具有的“普遍性”、“方便性”、“整體性”、“安全性”、“協調性”、“集成性”等特點而會在商業交易中佔有越來越大的比例,內地企業家馬雲更是認為在五年之後的二零二零年,中國電子商務的交易總額會占中國零售市場交易總額的一半以上。
對於澳門而言,發展電子商務有先天不足之處。澳門空間狹小,市場集中,境內交易雙方的“時間分離”、“空間分離”、“資訊分離”、“花色品種分離”等不像其他地區那樣顯著;而跨境電子商務交易又會受到海關監管、進出口稅收和檢驗檢疫、跨境運輸、貨幣兌換與支付等因素的制約,因此在澳門電子商務的作用和意義都似乎沒有其他地區那樣顯著。但問題是電子商務是一種快速發展的商業模式,澳門在這一領域裡“不進則退”,“不跟上時代潮流,就會被時代所淘汰”。現在很多澳門市民已經通過在拱北等地設點來接收自己通過“網上購物”所購買的內地企業的產品,但澳門企業卻似乎尚未很好地利用電子商務來佔領內地市場,這種狀況如長期延續下去,澳門企業和澳門產品的競爭力讓人堪憂。
其實目前特區政府也已認識到電子商務的意義和作用,特區政府在去年八月就制定並實施了《中小企業網站資助計劃》,向在澳門特別行政區經營的中小企業之商業企業主提供資助,鼓勵構建、優化及維護用於其業務用途的企業網站。但由於受海關監管、進出口稅收和檢驗檢疫、跨境運輸、貨幣兌換與支付等因素的制約,《中小企業網站資助計劃》對推動澳門的跨境電子商務的作用還不是很明顯,特區政府和澳門社會還需要在如何推動澳門的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方面多下一些功夫。
前述國務院辦公廳發佈的關於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所提出的措施有:一、支持國內企業更好地利用電子商務開展對外貿易;二、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做大做強;三、優化配套的海關監管措施;四、完善檢驗檢疫監管政策措施;五、明確規範進出口稅收政策;六、完善電子商務支付結算管理;七、提供積極財政金融支持;八、建設綜合服務體系;九、規範跨境電子商務經營行為;十、充分發揮行業組織作用;十一、加強多雙邊國際合作;十二、加強組織實施。以上這些措施也可供澳門借鑒。尤其是其中的“進一步完善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境貨物、物品管理模式,優化跨境電子商務海關進出口通關作業流程”、“對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商品實施集中申報、集中查驗、集中放行等便利措施”、“鼓勵境內銀行、支付機構依法合規開展跨境電子支付業務,滿足境內外企業及個人跨境電子支付需要”等內容,更值得澳門參考。內地想要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的主要目的是“發揮我國製造業大國優勢,擴大海外行銷管道”、“有利於增加就業”、“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而澳門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也會有利於培育澳門新的經濟增長點,推進澳門的“產業適度多元”。
‧李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