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規劃期過半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將珠三角地區的主體定爲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門、東莞、中山、惠州和肇慶等9個地市。廣東副省長許瑞生16日向經濟觀察網獨家透露,正在編制中的《珠江三角洲全域規劃》進一步關注到“環珠三角地區”,把雲浮、清遠、河源、汕尾、陽江納入其中。
經濟觀察網獲悉,被納入環珠三角地區的上述5市,即過去的“粵東西北”欠發達地區,如今被視爲珠三角地區的外圈層,被賦予“擴容提質”的任務。原有的珠三角9地市構成的內圈層,則被賦予“優化提升”的使命。
具體到每個城市,雲浮、清遠有望被列入廣州、佛山、肇慶組成的“廣佛肇都市圈”,而汕尾、河源有望被列入深圳、東莞、惠州構成的“深莞惠都市圈”,陽江則有望被列入珠海、中山、江門構成的“珠中江都市圈”。
隨著環珠三角城市的輻射力擴張,許瑞生提醒,推動城鎮化,不應一哄而上,而應科學規劃,從容建設。他舉例說,近期在謀劃粵東西北主城區提質擴容的過程中,有的地級市提出,到2020年要達到百萬人口,這意味著,該市五年內要吸引超過60萬人進入主城區。“每增加一平方公里的建成區面積,需要基礎設施的投入多少?每增加一個城市居民,滿足基本公共服務的公共服務設施需要投入多少?政府償債能力如何?應當有基本準確的定量分析。”這位曾任城市規劃師的副省長反問。
生態布局同樣被高度關注。許瑞生强調:“珠三角地區和環珠三角地區之間,需要吸取過度開發的教訓,保留區域性公共綠地作爲緩衝帶,幷保護好桑基魚塘等生態系統以及鄉村建築的傳統風貌。”早在1996年,廣東省政府就完成了珠江三角洲經濟區規劃的編制工作,其中就包括“城市群規劃”,許瑞生是當時的規劃小組成員。
許瑞生透露,正在編制中的《珠江三角洲全域規劃》是“新常態”思維指導城市化的具體表現。既要覆蓋水面、鄉村地區等“全域空間”,又要細化到“每一寸土地”,包括傳統村落、桑基魚塘劃定。
(來源:經濟觀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