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兩會上發佈的消息顯示,廣東自貿區將於3月1日正式掛牌,或與天津、福建自貿區同步。廣東省發改委主任李春洪披露,廣東自貿區總體方案及負面清單很快要提交國務院辦公會議討論,預計近期內將獲批准。
而按照廣東省金融辦主任、省政協委員劉文通的解讀,金融創新是廣東自貿區建設的核心動力,也是推動廣東經濟快速轉型升級的“渦輪增壓”器。
實際上,在廣東自貿區獲批之前,前海、橫琴及南沙等地就已獲得國家多項金融創新政策支持並獲得快速發展。《中國經營報》記者疏理發現,僅深圳前海就獲得多達38項金融創新政策支持,其中包括QDIE(合格境內投資者境外投資)、跨境人民幣貸款等。
政策“紅利”
據稱,與津、閩不同,廣東自貿區在前海、橫琴、南沙三個新區的部分區域建設,此前這三個平臺已有國務院批復的相關規劃和政策,而在政策疊加後,廣東自貿區的重要任務就是在探索更開放、更便利的國際投資貿易規則。
據瞭解,上述三個自貿區平臺已建設多年,而金融創新一直是前海、橫琴、南沙等新區建設的核心推動力。
例如,早在2012年7月,《廣東省建設珠三角金融改革創新綜合實驗區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就由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發改委等八部委聯合印發。《方案》提出將試點開展港澳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探索跨境人民幣貸款及赴港發行人民幣債券等業務,最終使人民幣在粵港澳三地自由流動。
而在廣東自貿區於2014年12月獲批之前,“南沙15條”“前海35條”等金融創新政策就密集獲得國家層面批復,支持南沙、前海等地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深化粵港澳臺金融合作等是其重要內容。
比如,允許南沙地區金融機構為港澳臺居民提供跨境人民幣結算服務,支持具有離岸業務資格的中資銀行在前海開展離岸業務等。
實際上,前述三個平臺先期試驗的金融創新政策已經產生巨大“紅利”。到目前,前海、橫琴、南沙合計進駐金融類機構6130家。前海跨境人民幣貸款規模超過600億元,前海和橫琴獲批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累計達45億元,金融創新效應顯現。
關於金融創新對廣東自貿區建設的作用,廣東省金融辦主任、省政協委員劉文通用廣東經濟升級引擎由“自然吸氣”轉為“渦輪增壓”作比,稱金融創新是增壓器,並表示將儘快就廣東自貿區的金融框架和創新制度安排形成具體實施方案,積極爭取中央批准實施。
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也表示,“今年廣東最大的改革,就是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而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成為廣東2015年重點改革的舉措之一。
創新金融
記者獲知,推動人民幣境內外雙向流動、設立人民幣國際投貸基金等正是廣東自貿區建設環境下金融創新的努力方向。
之前,深圳前海已在人民幣跨境交易方面進行了嘗試。早在2012年4月,深圳市就出臺有關推進前海金融創新的意見,其中包括推進前海股權交易所建設、加快深港跨境人民幣貸款業務試點等內容。
記者疏理發現,目前深圳獲得的國家部委層面的金融創新政策多達38條,且在不斷突破。其中,保監會支持深圳(前海)保險業改革創新的有8條政策、銀監會10條支持政策及證監會針對前海的平臺建設、市場開發、業務與產品創新等方面提出20余項金融創新政策等。
具體政策方面則包括QDIE、QDLP(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允許註冊於海外,並投資於海外市場的對沖基金)及支持具有離岸業務資格的中資銀行在前海開展離岸業務、探索保險資金境外投資試點等。
記者在深圳前海管理局瞭解到,目前前海自貿區註冊的金融類機構多達5607家,包括大家熟知的微眾銀行等。開展的業務則包括跨境人民幣貸款、互聯網金融資產交易等各類創業型業務。
目前,已經有包括光大國際、中廣核、華潤集團、中船重工、順豐集團、保利集團、葛洲壩集團、航盛電子、兆馳股份、航天科工等30餘家央企和行業龍頭企業項目入區前海開展跨境貸款業務,並獲得了低成本的資金支持。
截至2014年底,已經有近20家銀行的前海分(支)行獲批開業。前海累計辦理前海跨境人民幣貸款備案金額826億元,實際提款金額181.6億元,而2013年這兩項數字僅僅分別為148億元與33.6億元。
據瞭解,2013年1月開始試點的跨境人民幣貸款是前海金融創新的利器,其先進經驗不僅成功複製到上海自貿區、天津中新生態城、蘇州工業園等地,更為資本項下人民幣雙向流動打開了一個突破口。
實際上,已經在深圳前海落地的QDLP及人民幣境外發債等跨境人民幣業務已成為人民幣雙向流動的“窗口”,人民幣回流渠道在前海都已打通。
不過,深圳前海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跨境人民幣貸款存在實際使用金額偏少、業務流程環節繁多、放款主體單一等問題。相信在前海蛇口片區自貿區掛牌後,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範圍逐步放寬,手續流程不斷優化。
自由流通
有證券機構人士稱,由於國家資本項下的管制,海外的資金要回流國內還存在一定限制,這與粵港兩地業務規模的爆發性增長形成反差,各大券商的資本壓力愈加明顯。不少同業選擇前往香港進行股權融資或者發行人民幣債券。
香港恒生銀行執行董事馮孝忠由此建議,應在前海開放更多的資金額度來允許人民幣自由流通,並發放更多的金融機構執照以釋放市場的力量,讓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邁得更快。
實際,金融創新政策上的突破正是廣東自貿區方案中要落實的細則。《廣東自貿區管理辦法(送審稿)》提出,廣東自貿區將促進以人民幣作為自貿區與境外跨境大額貿易和投資計價、結算的主要貨幣,同時推動與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相適應的金融創新,推動自貿區與港澳投融資的匯兌便利化。
劉文通表示,“廣東特別是珠三角將建設成為金融中心區域和金融創新高地”。比如,廣東自貿區將重點探索創新跨境人民幣業務、粵港澳金融深層次合作,促進跨境投資和貿易便利化。把握“一帶一路”建設契機,推進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金融合作,積極推動設立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基金、人民幣國際投貸基金等。
事實上,關於跨境投資自由化及人民幣自由流通的問題,廣東省省長朱小丹曾表示,相比上海自貿區,廣東自貿區更突出對港澳自由貿易的特色,包括離岸人民幣業務方面的合作。
例如,支持廣東省內符合條件的企業在香港發行人民幣企業債券、允許辦理自貿園區居民個人經常項下跨境人民幣匯款業務、鼓勵自貿園區銀行機構拓展區內企業境外項目人民幣貸款業務、允許港澳銀行機構為在自貿園區投資設立的港澳臺資企業提供人民幣貸款和跨境資產抵押服務、允許自貿園區銀行機構與港澳銀行同業開展跨境人民幣銀團貸款業務等。
(來源:中國經營報 作者:熊學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