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微信圈流行一輪“新年求籤”熱潮。“求籤”雖是圖一樂,卻隱含著人們對新一年的憧憬。
展望新的一年,人們不可免俗地要預定一個目標,並按既定的方向前行。個體如此,行業亦如是。一如會展業,在新舊交替之際,筆者對其過去一年進行客觀分析、總結得失利弊後發現,場館建設和運營的問題再度闖入筆者的視線。
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會展場館建設猶如進入“大躍進”時代。直至近年來,建館熱潮非但不退,且向規模超大、建築外觀美輪美奐、內部裝修豪華的方向發展。場館建設熱全面升溫,使得我國的會展場館存量持續增長。一方面,以上海為代表的一線城市會展場館建設熱度不減,堪稱全球之最的上海國家會展中心投入運營,實現了大面積展廳“無柱化”的辦展效果,可謂是風光無限。另一方面,隨著會展業對經濟的拉動作用被認可,二三線城市也致力於建設“會展之都”,形成了一線與二三線城市展館建設齊頭並進的局面。不同於大城市的綜合實力,二三線城市的會展場館為了各自生計,不再屈身固守場館,而是力求改變利用率低下、閒置率高且經營困難的窘境,希望通過自辦展來培育當地市場,突出在場館自辦項目上的場地成本優勢和檔期選擇優勢。
關於會展場館經營與自辦展結合的市場形態,過多爭辯利弊無用。相信面對會展業的“新常態”和國內會展行業發展的實際情況,放開市場、提升品質成為主要需求。此前已有專家建言,只有為參展企業提供所需服務,才能受到參展企業的歡迎和重視。相信同理也能運用到會展場館和展會主辦之間的關係上,要想求得“好簽”,還需在服務上做足功夫。
筆者在跨年之際悉知,近期,珠海會展業得到不少“好簽”。特別是廣東自由貿易園區獲審通過,珠海橫琴新區成為全國首批自貿區,加之財稅優惠政策疊加,橫琴正享受著前所未有的“特區中的特區”優勢。11家會展企業已在橫琴提前佈局,港澳商務服務類企業陸續進駐。2014年年底,借澳門回歸15周年之際,珠澳兩地正式開啟“24小時通關時代”。借24小時通關澳門、港珠澳大橋計劃2016年通車等粵港澳合作先機,珠海再次成為改革開放新時代的先行者。鑒於此,珠海會展業即將迎來新的機遇期。
上述利好,為珠海會展業發展環境提供了有利條件。首屆珠海國際遊艇展在珠海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期間,近60艘遊艇爭奇鬥豔,這一場緊密聯動遊艇產業與展會的碧海嘉年華,是珠海謀劃五大專業展會打響的“第一槍”。在政府層面,作為廣東省21個地級市中唯一成立了會議展覽局的城市,珠海不斷加強頂層設計,健全會展業政策體系,探討多層次的業內合作。在市場方面,珠海堅持會展業的市場化發展方向,以企業需求和產業需求為先導,提升會展效益水平。
不難看出,珠海會展業正在經歷一場新舊格局的蛻變。珠海國際會展中心業主單位華髮集團對珠海會展業及現代服務業提前佈局,助推珠海城市經濟轉型升級。隨著港珠澳大橋的即將竣工和十字門中央商務區的快速發展,珠海的戰略佈局已進入新的軌道,並迎來更好的機遇。
需要面對的是,會展市場已然發生改變,二三線城市會展場館只有快速適應新的市場需求、提升服務水平,才能在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當然,面對2015年,有期待,也有憂慮。
(來源: 中國貿易報 作者系國家會議中心副總經理、珠海國際會展中心總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