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澳門國際機場,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既有機遇,同時也充滿了挑戰。澳門國際機場應當如何夾縫中求生存,找准突破口逆勢騰飛呢?
很多人都看到了大灣區帶來的機遇,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看到背後隱藏著挑戰。機遇在哪?一是大灣區融合發展。在於市場的拓展和經濟的騰飛,作為一國兩制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的全球少有的發展樣本,隨著大灣區的融合發展,必將能夠迸發出前所未有的經濟潛力,這也是長三角和京津冀所不具備的特殊優勢。所以隨著大灣區的融合和經濟的發展,對於航空來說是前所未有的利好,區域內的七個機場都將看到潛在的巨大市場增量。二是國際航空市場的重構。去年以來,我國國際航班量已經逐步恢復,現在已經恢復到了疫情前的60%左右,民航局預計今年將進一步恢復到80%。在航班總量恢復的同時,航線結構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澳洲歐洲率先恢復,美國加拿大拖著後腿。這也為澳門國際機場打破原有的國際航空航線格局,尋求新的突破提供了機會。航班恢復並不一定是簡單的複製疫情前的樣子,有可能是發生結構性的改變。原來飛廣州是不是還飛廣州,原來飛深圳的是不是還飛深圳,有沒有可能會選在香港或者澳門呢。
但是單單針對澳門國際機場來說,不僅僅是機遇,也要看到大灣區融合前所未有的挑戰。
01
大灣區機場群格局演變:強者恒強的馬太效應
核心的挑戰就是強者越強的馬太效應將進一步加劇。這裡面有幾個原因:
第一,地面交通一體化。2025年,按照規劃,大灣區將建成軌道上的大灣區,實現區內主要城市的一小時通勤。也就是說原來澳門國際機場的腹地將從澳門、珠海進一步的隨著高鐵的網絡延伸至整個大灣區。換句話來說,香港機場、廣州機場、深圳機場,他們的腹地也將延伸到遍佈大灣區的每一個角落。如果說大灣區原本是七個市場、七個機場,七市七場,那麼,未來有可能變成一個市場、七個機場,一市七場。競爭將更加激烈,日趨白熱化。
第二,三大機場競爭力越來越強。首先是香港機場,大家知道,香港的航空市場率先恢復,恢復的進度比內地要快半年到一年左右,包括國泰航空在去年也實現了大額盈利。然後是廣州樞紐,民航局出臺了打造超級承運人的政策,航權時刻進一步的向廣州樞紐集中,向南航集中,為廣州樞紐量身定做了政策資源優勢。還有深圳機場,我們知道深圳機場的第三跑道2022年動工,預計將於2025年投入使用,投用之後深圳機場將持續放量,對於澳門國際機場來說,生存的空間也進一步的擠壓。
隨著大灣區的進一步建設和融合,澳門國際機場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同時也將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挑戰,包括一市七場的格局以及香港作為市場高地,廣州作為政策高地,深圳作為容量高地,這三大核心樞紐的競爭和擠壓。所以這軌道上的大灣區建成之前,澳門國際機場已經迎來了近幾年難得的一個窗口期,也是未來幾年難得的機遇期。
02
澳門國際機場如何搶抓國際市場重構機遇
那麼澳門國際機場面臨如此錯綜複雜的形勢,如何從大灣區的戰國七雄中脫穎而出,差異化發展呢?
我們首先要盤點澳門國際機場的優勢和劣勢。先說劣勢,輻射的市場規模小,開拓周邊市場需要解通關便利等問題,缺少強有力的主基地航空公司,機場的業務量也有限。再看優勢,在緊鄰周邊,也就是臥榻之旁並沒有強大的競爭對手,距離廣州,深圳還有一定的距離,周邊珠海、中山、江門也沒有強大的機場。同時,澳門還有國際航權的優勢,這點是內地機場無法比擬的,包括珠海機場現在還沒未能納入國際口岸機場。第三,有橫琴合作區的政策優勢,能夠結合澳門和內地兩地的優勢發展。第四,澳門強大的旅遊資源和吸引力。同時地方政府對於機場和旅遊業也高度的重視。所以基於優勢、劣勢,如何在螺絲殼裡做道場呢?建議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抓住這兩年的窗口期獲得更好更快的發展。
一.打通高鐵、高速、大橋、客輪,推進通關常態便利,拓展“澳珠中江”腹地
澳門本身機場腹地狹小,面積小,人口少,同時周邊包括珠海,中山,江門,又缺少方便出行的機場,所以這個對於澳門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機遇。需要我們打通高鐵、高速、港珠澳大橋、客運班輪等等交通方式,讓周邊的旅客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交通方式便捷的來到澳門國際機場。當然,通關的便捷是必不可少的核心競爭力,必須全力突破。比如內地和香港高鐵,把邊檢海關背靠背都設在西九龍站。未來澳門也可以學習,讓內地和澳門國際機場邊檢海關背靠背設置,讓內地旅客一站到澳門國際機場,過關坐上飛機,通過澳門飛向海外各地。所以我們不僅要把澳門打造成澳門的機場,更要打造成澳珠中江四個城市的首選機場。
二.協同珠海機場,依託橫琴合作區,主導“四市兩場”新格局,將澳門國際機場打造為“澳珠中江”空地聯運的首選國際口岸
同時我們要充分的依託橫琴合作區,協同珠海機場。因為我們知道珠海機場現在還未能開通國際航班航線,這個和澳門國際機場能夠形成充分的優勢互補。所以下一步建議通過股權合作或者是合作經營等等方式,加強澳門國際機場和珠海機場的融合發展。按照兩個航站樓、兩個跑道、一個機場的模式來打造澳門和珠海的一市兩場格局。進一步的發揮兩個機場的優勢,在大灣區的發展中抱團取暖,把澳門國際機場打造為“澳珠中江”空地聯運的首選國際口岸。
三.發揮航權優勢,以低成本樞紐為突破口,建立差異化競爭優勢
澳門國際機場的優勢在於國際航權航班配額非常充裕,多到根本用不完,旅遊業非常發達,博彩非常有吸引力。但是劣勢也很明顯,缺少一個非常強有力的主基地航空。所以下一步首先利用航空專營權到期的有利契機,引入或者籌建新的基地航空公司。如果有選擇,建議首選低成本航空公司。因為只有低成本航空公司才是旅遊業的最佳拍檔。同時也只有低成本航空,才能較大的刺激航空旅客的出行,還能夠源源不斷的從全球各地吸引遊客來澳門旅遊觀光,也才能夠利用差異化的競爭在大灣區七個機場中殺出一條血路。
因為目前我們知道大灣區主要是全服務航空公司的天下,目前的低成本就只有九元航空和香港快運。澳門國際機場的全服務航空在與國泰、南航、深圳航空的競爭中勝算不大,所以澳門航空發展了20多年還是舉步維艱。但是低成本航空公司可以憑藉獨特的優勢和差異化的市場定位沖出重圍。
最後我們能看到在大灣區的融合建設過程中,澳門國際機場將迎來巨大的機遇,同時在不遠的將來也將面臨更大的挑戰。所以要能夠抓住發展轉型突破的有限的窗口期,通過差異化的發展競爭,包括我們的低成本航空,包括和珠海機場的合作共贏,也包括進一步的打造澳珠中江四個城市的首選機場,最終實現澳門國際機場的差異化發展之路。
(原創 民航資源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