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在春節期間成為了內地旅客出行熱門地。
根據香港入境事務處資料,2月10日至2月17日(年初一至初八),香港累計接待旅客143.63萬人次,內地旅客為主力,達125.45萬人次,占比超過87%。
在春節期間,香港接連舉辦了一系列活動和賽事,包括初一的尖沙咀花車巡遊匯演、年初二的維港煙花匯演、年初三的賽馬日、年初四的足球賀歲杯及各區活動。香港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表示,年初二的煙花匯演有明顯帶動作用,訪港內地旅客比年初一多了近8萬人次;此外也拉動了酒店房入住率,過夜旅客平均留港超過3天。
對比2019年春節香港共接待旅客約140萬人次,即日均旅客約20萬人次,今年日均旅客約18萬人次,恢復至疫情前9成水準。
而內地旅客已超疫情前水準。2月18日,港府發言人表示,內地來港旅客人次超過2018年同期水準。
旅遊業是香港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2019年以前占本地生產總值約4.5%,提供超過25萬個就業機會。
但疫情之後,受內地跨境電商和海南島免稅購物的發展,香港“購物天堂”的地位受到挑戰,“丁財未能同步”問題愈發明顯。香港立法會批發及零售界議員邵家輝指出,春節期間化妝品、珠寶首飾的銷量不錯,但其他商品銷情一般,對比2018年仍下滑10%以上。
港府在1月26日宣佈今年上半年會舉辦超過80項大型盛事,希望吸引更多遊客及本地市民留港消費。香港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曾提到,大型盛事將為香港的旅遊、酒店、餐飲、零售業帶來可觀收益,一般估算,每150萬名旅客會帶來約0.1個百分點的本地生產總值增長。
對比之下,澳門旅遊業反彈更強勁。
根據澳門旅遊局統計,2月10日至2月17日期間,澳門接待遊客135.78萬人次;其中2月12日(年初三)入境旅客高達21.7萬人次,僅次於2019年2月7日最高紀錄的22.6萬人次。
2019年春節期間,訪澳旅客數量為121萬人次。從日均旅客人次來看,2024年已恢復至同期的98%。內地旅客方面達103.45萬人次,日均人次(12.93萬)對比2018年同期水準(10.23萬)增長了26%。
澳門餐飲業聯合商會常務理事陳冬雪接受介面新聞採訪時指出,澳門餐飲、手信收入已經恢復到2019年水準,“有些旅遊點已經超越了疫情前,例如大三巴、官也街,客流量非常火爆,有些品牌手信店甚至供不應求;民生區則恢復到7成水準。”
與此同時,港澳旅遊業的差距正在縮小。2018年,訪港、訪澳旅客分別為6515萬人次和3580萬人次,差距達2935萬人次。2023年,訪港旅客為3400萬人次,僅占2018年的52%,訪澳旅客為2821萬人次,占2018年的79%,兩地差距減少至600萬人次以內。
中國旅遊研究院發佈的《2023年上半年出境旅遊大資料包告》顯示,出境遊目的地中,澳門排名首位,接待內地遊客占比達50.9%,而香港只有26.6%
肖恩(化名)在春節期間先後到港澳遊玩,分別停留了兩天。他告訴介面新聞,澳門的優勢在於消費更低和服務業態度好,“除了酒店之外,飲食、零售、交通的花費不像香港那麼貴。而且澳門的節奏更貼近內地,服務業的態度明顯更好,不會有‘催人’現象。”
他同時指出,對於高鐵出行人士而言,澳門的靈活性也更高:“去澳門,一般是坐高鐵到珠海再過關,出發前任意時刻都可以改簽,也允許退票;但是坐高鐵去香港有改簽時間規定,以及改簽後無法退票的限制。”
從通關便捷性來看,澳門的港珠澳大橋澳珠旅檢大廳、橫琴口岸及青茂口岸已相繼實施“兩地一檢”(合作查驗、一次放行),但香港要到2026年新皇崗口岸竣工後才有望實施“兩地一檢”。
2月15日,澳門經濟學會發佈最新澳門經濟景氣指數走勢,形容“甲辰龍年開局理想”:按當前新春形勢來看,春節期間的多項經濟景氣指標資料將超過去年10月黃金周,預計2月博彩毛收入或可重回200億澳門元水準。
但該研究也提到“經濟冷熱不均”的問題,即旅遊區和民生區、不同行業間的復蘇步伐仍不一致,且整體服務業出口和內需亦未恢復至疫情前水準。
(來源:介面新聞,原題目《春節假期港澳接待旅客超270萬人次 內地遊客超疫情前水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