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賓及青年科技村學員全體合照
【本報訊】由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澳門科學館及銀河娛樂集團合辦的“青年科技村”科創人才培養計劃今日(7月1日)在澳門科學館會議廳舉行結業禮暨迎新活動,標誌著首兩屆學員完成階段性學習,並歡迎第三屆新學員加入。為回應社會對青年科創人才培養的殷切期望及響應特區政府“人工智能全學段教育及全社會通識教育”的施政方針,計劃將於2025/2026學年增加招生名額,並重點深化人工智能科技培訓,以提升學員的AI素養及應用實踐能力,培育符合時代需求的高素質科創人才。
教育及青年發展局青年廳廳長張敏輝、澳門科學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穆欣欣、董事兼執行委員會委員邵漢彬館長、董事兼執行委員會委員余漢生、銀河娛樂集團公共關係助理高級副總裁黃芝蓉及澳門科學館教育及展品總監梁思聰等嘉賓出席活動,歡迎及祝賀新舊學員。
“青年科技村”計劃以“產學研用”一體化模式推動人才培養,提供北斗及信創實驗室等尖端設施,課程設計涵蓋AI、工程、生物化學等專業,並定期組織研學活動,如帶領學員赴京完成奇安信網絡安全認證培訓及參觀中國科技館等國家級場館。在計劃支持下,學員取得突破性成果,成為全國首批獲奇安信安全能力認證的高中生;同時在多項本地及區域科技賽事中表現優異。這些實踐經驗有效提升了學員的科技應用能力,為其職涯規劃打下堅實基礎。
為鼓勵學員積極參與,銀河娛樂集團特設“銀娛科創潛能之星”獎,表彰最活躍參與各項科技活動及比賽的學員。本年度共有十位學員獲此殊榮,包括:胡諾恩(培正中學)、唐嘉豪(澳門坊眾學校)、鍾毅曦(慈幼中學)、邱嘉鑫(陳瑞祺永援中學)、杜宛霏(培道中學)、朱相檳(聖保祿學校)、凌梓淳(培道中學)、沈宇軒(慈幼中學)、陳軒賢(培正中學)及吳凱泉(同善堂中學)。
2025/2026學年,計劃將進一步優化課程:一級學員將通過跨學科通識課程學習基礎知識與技能;二級學員可按興趣選擇專研項目,接受專家指導;三級學員則聚焦深化專業知識,進行高階專題研究與創新實踐,並有機會代表計劃參與更高層次的國內外科技競賽與交流活動,為升學及未來投身科技產業做好充分準備。
同時,澳門聖若瑟大學將於新學年加入成為戰略伙伴單位之一,與其餘16個戰略伙伴及8個合作伙伴單位共同為學員提供專業導師指導、產業級實驗平台及優先實習機會,透過推動科普教育、協助生涯規劃、支持升學與多元發展,為本澳培養更多具備科學家精神與家國情懷的科創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