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八月四日特區政府發佈了《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二零二四至二零二八年)諮詢文本》,從八月四日至九月二日展開為期三十天的公開諮詢。在八月二十三日晚上假中葡綜合體舉行的首場公眾諮詢會上,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表示:政府預期通過此五年規劃,有效引導社會投資方向,從政策、人力、財力等方面多管齊下,積極促進新興產業發展;進一步增強各類產業的協同效應,培育更多新的經濟增長點;逐步著力提升新興產業在經濟結構中的所佔比重,以達到從根本上解決過往過度依賴單一經濟來源所遇到的各種問題。
李偉農所談到的“政策、人力、財力”等,都是影響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但可能都不是影響產業發展的最重要因素。在當今社會生產力水平已達到較高程度的情況下,“需求不足”常常成為制約產業發展的最重要因素,因此目前影響產業發展的最主要因素應該是與該產業相對應的“需求”。不能認為有了“從政策、人力、財力等方面多管齊下”,就能夠達至“促進新興產業發展”的目的。“政策、人力、財力”等因素都很重要,但對於產業發展而言,更應該強調“跟著需求走”。
從這一點來看,《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二零二四至二零二八年)諮詢文本》可能就存在著不足。《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二零二四至二零二八年)諮詢文本》列舉了目前澳門在發展“1+4”中的四大產業上已經具備的一些有利條件,如在“中醫藥大健康產業”上的“科研及平台設施建設逐步完善。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經過多年運作已取得系列研究成果。引進鍾南山院士團隊,與澳門大學合作共建澳門轉化醫學創新研究院。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已搭建符合內地和歐盟GMP標準的中醫藥中試及生產平台”;在“現代金融業”上的“近年來,銀行及保險業在資產和業務規模持續擴大的同時,國際化的程度有所提高,產品服務體系逐漸豐富”“本澳金融業具備穩定的資產素質、穩健的資本充足率、充裕的流動性,以及在業務範圍不局限於本地較小規模市場下,具備良好的盈利能力”;在“高新技術產業及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上的“在科研方面,本澳的科研成果產出在大灣區城市中位居第四,僅次於廣州、深圳及香港,擁有珠江西岸領先的學術科研基礎,當中包括十所高等院校以及四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會展商貿及文化體育產業”上的“會展產業方面,澳門已於2019年躋身全球國際會議城市50強,在亞太區排名為12位;擁有超過24萬平方米國際性會議展覽場地以及約4.3萬間酒店客房,可同時容納上萬人舉行大型高級別會議。2015年至2021年期間澳門會展平均帶動效應約為1:8.1,對酒店、零售等行業發展具明顯的拉動作用”等。《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二零二四至二零二八年)諮詢文本》也認識到了目前澳門在這四大產業上的不足,即“由於基礎薄弱、疫情衝擊,以及客觀條件限制,澳門的產業多元發展仍存在一定的困難和不足。中醫藥產業規模尚未形成,大健康產業還在起步階段,金融業還是以傳統業態為主,科技產業企業體量較小,創新要素、產學研機制及制度有待加強,會展商貿和文化體育產業等還存在市場、空間、人力資源等方面的深層次問題。‘1+4’中的四大產業版塊在生產總值中的佔比及對財政的貢獻仍然相對較小”。但《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二零二四至二零二八年)諮詢文本》基本沒有涉及這四大產業目前在國際市場上的“需求”情況。這可能就會對企業產生一些誤導,認為只要具備了“政策、人力、財力”等條件,就能在相應產業裡取得較好的發展。而實際上,如果不重視相應的“需求”,企業很難能獲得較好的發展。
所以建議《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二零二四至二零二八年)》正式文本,應該增加對相應產業當前“需求”的分析和論述,並強調企業經營活動應“跟著需求走”。那樣才能讓《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二零二四至二零二八年)》,對“引導社會投資方向”發揮更好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