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應變協調中心今(5)日公佈5項入境、過境防疫新措施。包括自2023年1月8日零時起,由中國以外國家和地區入境澳門的人士,須在登機、登船前來澳門特別行政區時出示48小時內進行的新冠病毒抗原檢測或核酸檢測陰性的證明;由中國內地、香港或台灣入境澳門的人士無須出示任何新冠病毒檢測證明。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今日公佈優化內地與港澳人員往來措施,自1月8日期澳門入境人員,如7天內無外國或其他境外地區旅居史,無需憑行前新冠病毒感染核酸檢測陰性結果入境。應變協調中心今(5)日下午舉行新聞發佈會,公佈1月8日起放寬多項入境、過境防疫措施。
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表示,今(5)日特區公報刊登行政長官第1/2023號行政長官批示及第2/2023號行政長官批示,廢止第80/2020號及第43/2021號行政長官批示,而衛生局亦作出第001/A/SS/2023號公告,調整入境、過境防疫措施。由2023年1月8日零時起的措施為:
一、恢復澳門國際機場的轉機業務;
二、取消對持外國護照入境人士的特別限制措施,所有國籍人士均可在遵守其他入境條件的前提下,無須獲得衛生當局的事先批准而由任何地區進入澳門特別行政區;
三、取消所有口岸的強制入境健康申報措施及入境後的健康管理措施;
四、入境人士的新冠病毒檢測證明:
(一)由中國以外國家和地區入境澳門特別行政區的人士,須在登機、登船前來澳門特別行政區時出示48小時內進行的新冠病毒抗原檢測或核酸檢測陰性的證明;
(二)由中國內地、香港特別行政區或台灣地區入境澳門特別行政區的人士無須出示任何新冠病毒檢測證明;
五、由香港特別行政區、台灣地區或中國以外國家和地區入境澳門特別行政區的人士,在入境翌日起計第7天內離境前往中國內地時,須出示48小時內採樣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珠澳口岸為採樣日後48小時,其他口岸以目的地口岸的要求為準)。
推算本澳感染人口約6至7成
歐陽瑜表示,為維持社會穩定,全力保障居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區政府於去年10月積極準備應對過渡階段疫情的預案,開展物資儲備、系統配置、場所設置、人員培訓等工作。隨着國家去年12月7日公佈優化防控措施“新十條”,澳門於12月8日亦進入過渡期。為配合相關政策的推行時間,特區政府提前向居民免費派發約70萬個抗疫包,為後續的居家隔離提前做好準備。
根據疫情監測數量估算,截至2023年1月4日申報感染人數25萬人,約佔本澳總人口的37%,但當中並未包括已感染但沒有作出申報的人群。參照目前本澳幾類人群的累計感染情況,包括:主要醫療機構人員約7成,以及非高等院校學生逾5至6成、教師約7成,推算本澳感染人口已達約6至7成;需要指出,有關感染人口數字沒有完整數據支持,並不完全反映實際感染人數。
歐陽瑜強調,隨着過渡期將於1月8日正式結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將持續監察疫情的發展情況,適時採取措施。接種疫苗是目前能夠減低重症及死亡最有效的措施,呼籲居民應儘快接種疫苗及加強劑,保障自身健康。
珠澳通關仍需通關憑證
治安警察局出入境管制廳廳長黄剑虹表示,自1月8日零時起,由香港、台灣及中國以外的國家和地區入境澳門的人士,在入境翌日起計7日內離境前往中國內地,需要出示48小時內採樣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在各個口岸將會設置人工專道為上述人士辦理離境手續,上述人士不可隨車過關,衛生局的工作人員亦會在專道內協助檢查核酸證明。
另外,自1月8日零時起,所有通關人士如從珠澳口岸離境進入內地,將會維持現行粵康碼通關憑證的措施,呼籲通關人士提前轉換好粵康碼通關憑證,可透過澳門健康碼轉換或者透“粵省事”小程式生成粵康碼。珠海方面亦公佈,周日起,維持現行出入境人員憑粵康碼“通關憑證”通關的措施,但“通關憑證”不再與核酸結果相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