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逢週四出版,最新消息請瀏覽實時更新的「即時資訊
 
 
竹素雅韻 —— 陸康題跋書法展滬上開幕

同名新書同步發佈

2025年8月23日    即時資訊



 

【本報訊】2025818日,“竹素雅韻—— 陸康題跋書法展” 開幕式暨同名新書發佈會在上海曜星藝術館啟幕。本次展覽由上海澳門聯誼會指導,澳門印社、漢雅堂、中華曜星青少年公益基金會主辦,曜星藝術館承辦,澳門美術出版社協辦,彙聚206件明清至當代藝術珍品,不僅是滬澳文化交流的又一盛事,陸康先生更通過“題跋”這一傳統藝術形式,為觀眾呈現跨越時空的文化對話。

中國澳門書法篆刻大家陸康先生1948年生於上海,1980年移居中國澳門,現任文化部中國篆刻藝術院研究員、中國澳門美術出版社社長、中國澳門印社社長、《印緣》雜誌出版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西泠印社社員、海上印社副社長。

本次展覽開幕式和新書發佈會活動由中華曜星青少年公益基金會主席、曜星藝術館館長瞿子涵主持,上海澳門聯誼會、上海辭書出版社等滬澳文化界人士及藝術愛好者出席。本次展覽展品豐富多樣,其書法題跋兼具史學考據與藝術表達,“以刀筆見文心,以墨蹟連古今”。其中,收藏家黃洪彬提供的116件明清名家扇骨拓片中,包含清代“揚州八怪”之一金農的扇骨墨拓,又有張大千畫、湯岱山書並刻作品,搭配陸康的題跋,形成“古物新解”的意境;30餘件文房拓片涵蓋鎮尺、銅盒等器物,展現歷代文人“案頭清供”的雅致生活;10件刻銅藝術品則再現傳統工藝之美。此外,陸康及曜星藝術館提供的21件印章、16件文房書畫,更是將 “篆刻刀法”與“書法筆意”相融。

開幕式上,收藏家黃洪彬分享了二十載徵集拓片藏品的歷程及與陸康的藝術淵源,他說:這一試,就是兩年。他(陸康)的筆墨太神了—— 寫漢隸時古拙如老松盤根,作行草時灑脫似流雲過水,那些題跋不只是注解,更像是與古人對話:吳昌碩的菊花拓片旁,他題 “傲骨經霜”;張大千的山水拓片下,他書 “咫尺納千里”。更難得的是,他不僅提筆作書,還為每張拓片注解典故,從竹刻流派講到文人交往,讓這些拓片成了“看得見的文化史”。上海澳門聯誼會副會長馮倍豪則肯定了展覽對深化滬澳文化交流的意義:“滬澳文化同源,陸康先生作為從上海走向澳門的藝術家,其作品既是個人藝術的凝練,更是兩地文化交融的見證。本次展覽將吸引更多上海市民了解澳門藝術界的活力,未來我們還將推動兩地藝術家互訪,讓這份‘同源之美’持續傳承。”

隨後,陸康與祝學軍、張榮共同為新書揭幕。本次同步發佈的同名著作《竹素雅韻—— 歷代名家扇刻墨拓題記》由陸康撰、黃洪彬編,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書中收錄了黃洪彬收藏的116件明清扇骨拓片原色圖版,及陸康為每件拓片撰寫的題跋全文,不僅解讀了拓片的歷史背景、工藝特點,更通過陸康的批註展現“如何從拓片看文人生活”,是一本將“扇刻拓片”與“當代題跋”結合的學術著作,兼具藝術性與史料價值。

現場還舉行了公益捐贈環節,陸康捐贈的行草《雲龍》筆力遒勁,黃洪彬的銅盒墨拓則展現了傳統刻銅工藝的精妙。兩件作品被捐贈至中華曜星青少年公益基金會,將納入曜星藝術館青少年美育公益活動序列,未來通過青年夜校篆刻體驗”“拓片技藝工作坊” 等活動,讓青少年近距離感受傳統藝術的魅力。隨後,方靜燕、徐梅、馬塞羅・馬龍先生、朱濤、黃建華、王路等嘉賓與陸康共同剪綵,宣佈展覽正式開放。

此次展覽與新書發佈,既是對 “題跋” 這一傳統藝術形式的當代活化,也是滬澳兩地“同源文化、雙向奔赴”的生動實踐。從明清扇骨到當代題跋,從上海展廳到澳門藝術力量,傳統文脈正以更鮮活的方式融入當下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 返回即時資訊
 

 

新聞出版局登記編號 336號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承認之法律有效刊物

第一版
第二版 第三版 第四版
2025年 8月21日 第900期 共4版
 


澳門會展經濟報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0 macaucee.com.mo,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澳門羅理基博士大馬路600E第一國際商業中心1004室 

Add︰No. 600E, AV. Dr. Rodrigo Rodrigues, Edif. First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enter. Room 1004, Macao

   電話 Tel︰8532870 5239        傳真 Fax︰8532870 5548       Email︰macaucee@yahoo.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