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與者在指導下學習製作烘焙食品
【本報訊】澳門扶康會青濤中心於5月至6月期間舉辦“職人烘焙坊”職業實踐小組,旨在提升殘疾人士的烘焙職業技能,增加他們的就業競爭力,促進職涯發展。
烘焙課程開始前,由職業治療師及導師為參與者介紹了澳門烘焙行業的職業發展,讓他們了解該行業的潛在機會及所需技能,為接下來的實踐課程做好準備。
隨後,活動正式進入了四節的烘焙課程。參與者在指導下,學習不同烘焙食品的製作過程,涵蓋了美式曲奇、腰果曲奇、中式鳳梨酥、水果戚風蛋糕及薄餅等不同種類的烘焙產品。在這些課程中,參加者實踐烘焙知識,親身使用各種烘焙工具,例如電子秤、電動打蛋機及刮刀等。此外,還在過程中學習食品安全與衛生知識,例如保持工作環境的衛生及確保食品的潔淨與安全。過程中亦體驗了不同類型包裝盒的摺疊方法,以應對未來在職場上可能會遇到的各類型包裝盒。參與者從原材料到成品由自己親手製作,感受烘焙帶來的成就感,由理論知識到操作實踐,感受真實的工作氛圍,開拓參與者的興趣和視野。
同時中心亦與馬鴻記餅家合作,實地參觀真實工作場所,當中包括麵糰的製作、成品的烘烤以及最終的包裝和配送,觀察傳統中式糕餅、麵包及西式甜品等不同製作流程,讓參與者對行業有了更直觀的認識。負責人介紹了各種專業設備,如大型烤箱、攪拌機等設備在生產過程中的作用。參與者見到不同崗位的員工,包括烘焙師、包裝員和管理人員,了解他們的工作內容和職責,增強對職業角色的認識。在參觀結束後提供問答環節,解答參與者對烘焙流程及行業職場上的各種疑問。
活動的尾聲,參與者們回顧了所學的知識與技能,在中心親手製作了曲奇,並將這些心意派發到朗程軒院舍的院友,分享努力學習的成果。讓參與者實踐所學,提升他們的自我價值感,增強與社會的連結。
透過“職人烘焙坊”職業實踐小組這個系列活動,澳門扶康會青濤中心希望能夠為殘疾人士開拓更多職業興趣和視野,幫助他們在烘焙行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實現自我價值,促進融入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