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逢週四出版,最新消息請瀏覽實時更新的「即時資訊
 
 
以澳門四百年的文化實力打造“文化澳門”

2025年3月20日    即時資訊



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數量從2017年15項到2020年70項,
當中被列入為國家級的非遺項目11項,而且名單亦在逐步擴展


媽閣廟是澳門的重要文化地標之一


特色的民俗文化——舞醉龍是澳門每年重要的節慶活動


澳門是東西方文化的交匯地


澳門現存有不少中西合璧的文物古跡,具有東、西方風格的建築物,
大都具有「以中為主,中葡結合」的特色


澳門是一座中西文化薈萃的魅力城市,去年澳門更以排名第一的成績獲得2025年中國“東亞文化之都”的殊榮,成功為城市增添一面亮麗的“金名片”。特首岑浩輝在其競選政綱中提出的 “法治澳門”、“活力澳門”、“文化澳門”及“幸福澳門”四項願景,其中一項就是是“文化澳門”,這不僅展現了中央對澳門特區文化建設的重視,也體現了其對澳門特區未來建設要求的精神。在文化領域,澳門確實是具有“國際大都市”的實力及潛質,而且在國家發展戰略中有許多優勢,其中最有價值、最為重要、最能作出貢獻的就是文化。

文化遺產實力深厚

澳門是東西方文化的交匯地。澳門在十六、十七世紀後成為貿易和傳教中心後,大大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使中國的傳統文化和來自歐洲、東南亞等地的文化相互碰撞、交流、彙聚、融合,長達四百年之久。澳門現存有不少中西合璧的文物古跡,具有東、西方風格的建築物,大都具有“以中為主,中葡結合”的特色。整個澳門約有五分之一的面積是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產物,其特色為世界少見,至今仍受政府和聯合國的精心保護,比香港和內地同類古跡保護得更為完整,免遭商業化或政治浪潮的摧殘。澳門也曾經是宗教文化中心,既有儒、釋、道等古老的中國宗教,也有後傳入的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宗教,宗教文化的多元化在澳門也得到了充分表現,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媽祖在這裏都有保留。如大三巴牌坊融合了東西方建築的精華,是東西方宗教互相包容的傑作。

因此在文化遺產方面,依據第6/2024號行政法規第四批不動產的評定”完成後,現時讓文遺得到應有保護、保育及保存。在持續的不動產評定過程中,文化局現時已積累了165項。首先,不少的場館由文化局提供運營職能,為澳門文遺網絡的硬件提供了豐富的基礎,問題在於軟件的供給並未完善。雖然,現有官方透過文遺網等網絡平台讓民眾及遊客更好認識文遺,但是除了綫上的支援以外,更需要綫下的文化產品與服務的提供。其次,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數量從201715項到202070項,當中被列入為國家級的非遺項目11項,而且名單亦在逐步擴展,如何善用非遺為澳門文化發展提供助力亦成為了值得思考的方向。

回歸前後  中央一直為澳文化建設“推波助瀾”

實際上,不要說在澳門回歸祖國後。中央一直在為澳門的文化建設“添磚加瓦”、“推波助瀾”,先後推動“澳門歷史城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創意城市•美食之都”名銜,及成功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將“粵劇”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還有將“澳門神像雕刻”、“魚行醉龍節”及“土生葡人美食烹飪技藝”等十個項目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了,就說是在去年,中央也協助澳門特區成功當選為2025年“東亞文化之都”,及澳門基金會的“澳門記憶”文史網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世界遺產培訓與研究中心授予的“探索之星獎”。

澳門回歸後,特區政府尤其是社會文化司、文化局,在前人的基礎上發揚光大,並根據“一國兩制”將之進行有機的糅合。透過舉辦“澳門藝術節”、“澳門國際音樂節”,以及“相約澳門——中葡文化藝術節”、“澳門國際喜劇節”、“澳門國際短片節”、“澳門國際幻彩大巡遊”、“澳門城市藝穗節”等藝文盛事,不斷引進更多高質素節目,持續擴大演藝盛事的品牌效益,加強演藝領域的融合發展,而各大綜合度假休閒企業亦加大非博彩元素項目的投入。以推動開發更多具本澳元素的旅遊、美食、音樂、藝術及沉浸演出等跨領域融合的文化消費項目和特色體驗,吸引旅客延長留澳時間,促進文化旅遊深度融合發展,藉此豐富演藝之都的文化內涵。

節慶盛事打造更高水準對外開放平台

在節慶活動方面,澳門政府多年來支援大量的澳門文化活動,當中包括澳門國際音樂節、澳門藝術節、澳門藝穗節、幻彩大巡遊、藝墟、中葡文化節(電影節)及HUSH沙灘音樂會等。節慶活動的作用並非全部以商業價值作為主要的發展目的,它更應該是推動文化發展的同時與政府支出效益進行計算。簡而言之,重大的文化節慶活動能否增強澳門在區域內、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增強澳門文化產品在世界舞台的能見度,成為全球文化發展的“澳門力量”,成為“著力打造更高水準對外開放平台”的其中一股力量。現有文化局支援的節慶性活動已經具備多年的經驗,它長年積累的品牌效應,已經為澳門文化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持。比如,澳門國際音樂節已經成為澳門居民及遊客參與的重要文化藝術活動,高度調動以文化為核心,幅射出產業價值、文化價值、教育價值及旅遊價值不同維度的價值鏈。

文創產業穩中求進  配合“14多元發展策略

在文創產業方面,文化自2010年設立文創廳以來,一直積極推動澳門文化創意發展。首先,早於20108月,文化局已開始籌建《澳門文化創意產業資料庫》,為文創發展提供數據支援,結合文化產業基金推動企業文創活動。但是,文創廳作為後勤支援的部門,現有職能以推廣、介紹、宣傳、對接、洽商為主要責任。與官方文創活動相關的,比如澳門創意館參展廈門文博會介紹澳門文創產品,澳門塔石藝墟更成為了澳門官方舉辦,具有知名度及影響力的文創活動。現時來看,文創發展更應結合文化旅遊的路徑,在文化內容上創造更多具商業性質的產品,電影為目標的發展方向在今天來看,從創新的維度更應重視製作的發展,在文化產業的維度做大做強後再行量變到質變,在維持經濟活力的文化產業基礎下,創造嶄新的文化內容,從而做到創造與實際結合的,具有延展性、持續性及商業性的文創產品,穩中求進,創造符合市場需求的文化產品及服務,從而推動文化經濟化的其中一個發展方向。

眾所周知,特區政府正着力落實“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文化澳門”是繼續擦亮“澳門國際大都市”“金名片”的重要一環,透過文化盛事促進演藝、旅遊等關聯產業可持續及高品質發展,循多層面打造澳門成為“演藝之都”,藉此發揮跨界聯乘作用,持續以文化刷亮“澳門國際大都市”的“金名片”。澳門特區還與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建立“一基地”聯合工作委員會的機制,與內地加強推進開展多項活動,不斷深化文化交流合作,進一步提出支持澳門打造成為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中轉地,以促進文化的推廣傳播和交流互鑑。澳門可藉此擴大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交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推動中華文化從澳門走向世界。


 
<<上一篇    下一篇>>     << 返回即時資訊
 

 

新聞出版局登記編號 336號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承認之法律有效刊物

第一版
第二版 第三版 第四版
2025年 4月17日 第882期 共4版
 


澳門會展經濟報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0 macaucee.com.mo,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澳門羅理基博士大馬路600E第一國際商業中心1005室 

Add︰No. 600E, AV. Dr. Rodrigo Rodrigues, Edif. First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enter. Room 1005, Macao

   電話 Tel︰8532870 5239        傳真 Fax︰8532870 5548       Email︰macaucee@yahoo.com.hk

web site traffic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