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澳門大學法學院環球法律學系主任Rostam J. Neuwirth教授最新的學術專著《歐盟人工智能法案:監管潛意識人工智能系統》,探討與人工智能相關的法律、道德和科學等問題,展示人類認知、科技和法律的關係如何盤根錯節,為專家學者、業界人士、政策制定者和公民開展一場跨學科、跨地域的辯證。該專著獲著名英國國際出版社Routledge出版。
Neuwirth教授專著的內容不限於法律層面,還涉及計算機科學、神經系統科學、社會學、政治學、市場營銷和心理學等多個學科領域。該專著就歐洲聯盟對監管人工智能的法案進行梳理和分析,尤其是思考如何監管禁止使用控制潛意識技術的人工智能系統,要提防人工智能結合潛意識技術,操縱人們的思想並改變其行為,如眼前快速閃現的圖像或是嵌入在背景音樂中的隱藏信息,這些外界刺激往往會低於人們能夠感覺的閾限,從而不知不覺令自身行為受到干預。
有見及此,Neuwirth教授在專著中指出,人工智能現在與各項技術深度融合,如腦機接口、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機器人與大數據,已允許通過間諜軟件進行“讀心”或者“造夢工程”,以及其他類似侵犯認知和思想自由權的做法。他提醒人們應關注未來的科技創新,將增強操縱思想和行為的可能性,從而對個人乃至整個社會造成嚴重危害。他還指出,人工智能這一概念如同其於2018年出版的另一專注《矛盾修辭時代的法律:語言、邏輯和法律之間的通感》(出版社:Routledge)描述的“矛盾修辭”,即人工機器是否該被認定為擁有人類智慧,這亦是一個邏輯自相矛盾的表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