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顯意會議展覽顧問有限公司、澳門智能發展協會主辦的“第十七屆品牌消費嘉年華”及“第二十屆孕嬰兒用品展”今(19)日起至21日假澳門漁人碼頭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兩展同場舉辦共吸納超過270個展位,參展商共236個,品牌展產品類型分別有食品、家品家電、生活用品、文創、女性用品等;同場孕嬰兒用品展提供優質孕婦、嬰兒、教育服務等的產品和服務。展會現場首日人山人海,有參展商家表示,雖然政府推出了不少援助措施,但市民對未來的經濟前景沒什麼信心,所以大家都“睇多過買”。
大會表示,澳門的經濟在疫情的影響下,各行各業均面臨巨大壓力,在確保疫情防控基礎上,同時促進本澳經濟,大會決定疫後全面重啓展覽,藉以刺激本地消費市道,澳門特區政府更推出“第三輪抗疫電子消費優惠計劃”及現金分享臨時性措施,以紓緩疫情下居民和商戶的經濟壓力,是次展覽亦針對本澳零售業發展,匯聚了國際及本澳中小微企,配合政府經濟政策,刺激本地大眾消費,有效帶動內銷經濟,同心協力渡過難關。
有到場購物的市民表示專門到孕嬰兒用品展買到他所需的東西。他指出,原本打算為未出生的孩子買BB車,但知道孕嬰展會重開之後,特意留到展會的時候再買。因為展銷會現場的東西比門店便宜很多。可惜的是疫情令展會延期,現金分享早已在展會之前用完了。
援助措施無助提高消費意欲
有經營嬰兒按摩游泳館的參展商表示,她從2015年開始參展,經歷了疫情前後兩個階段,以前可能參加一次展會有20萬盈利,市民需要排隊買他們的優惠計劃,但現時只剩下3至4萬,兩個階段的生意額相差甚遠,市民消費意欲較低。該名參展商表示,上次消費卡推出的時候,市民看到有優惠的計劃仍然很樂意購買,但今次商家無論推出多大的折扣優惠,市民似乎仍然無動於衷,可能因為現時失業率高企,大家對未來的經濟都沒有信心。“總之過兩千的消費都要左諗右諗”。 然市道不好,但她明言未來仍然會繼續參展,因為參展總比坐在店內等客上門要好。
有5、6年參展經驗的服裝店老闆表示,由於疫情影響,大家的消費意欲偏向保守,但攤位場租、人手都是一筆成本,擔心參展經營不善,增加成本。但未來仍然會考慮參展,一來希望以參展的營業額彌補門店的營業不足。對於早前政府因應618疫情而發出的援助,她認為市民並沒有因為有關援助而變得大方消費,因為疫情時間太長,市民消費變得相對保守。但618疫情則令她的店鋪影響十分嚴重,她的多家店鋪全線停業,而且零售業對於消費者來說並非必需品,市民消費可能會首先考慮必需品。她又認為政府對商會的援助發放太慢,很多商號因為資金周轉不靈而無法等到援助的到來就業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