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六月十八日下午六時鏡湖醫院發現核酸檢測樣本中呈現陽性反應個案開始,本澳爆發了自二零二零年一月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本澳感染人數最多、群聚最集中、發展速度最快、“較以往任何一次都更為複雜、嚴峻”的新冠疫情。截至六月二十七日下午,本澳在此波疫情中已累計發現核酸檢測呈陽性個案達三百九十一宗,而且衛生局傳染病防控處的官員在二十七日下午還認為“現在病例數仍處上升期”。
此次疫情爆發之後,特區政府迅速做出反應。本澳多個區域被列為“紅碼封控區”或“黃碼防範區”。特區政府在二十六日決定關閉提供非緊急服務的公共部門,有關規定並不影響各級公務人員堅守崗位,執行公務,全情投入各項抗疫工作。特區政府並再次呼籲提供非緊急及必需服務的商戶在公共部門關閉期間暫停營業,如有需要安排員工在獨立空間工作或留家工作,儘量減少人員流動和聚集,降低新冠病毒傳播的風險。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也在二十六日下午舉行的記者會上,呼籲市民配合政府做好防疫工作,除了購買生活用品外,可以不外出就不要外出。而此次疫情也使得原本已逐步放寬的澳門的出入境政策又一次被收緊,如自澳門入境到珠海、中山等大灣區城市的人員的健康管理措施被調整為“所有自澳門入境人員須落實七天集中隔離加七天居家健康監測(非必要不外出),集中隔離期間費用自理。粵澳跨境貨車司機、殯儀館接送人員、危重症醫療救治人員和緊急公務人員實行豁免,經珠澳口岸入境後落實點對點閉環管理”。疫情使得原本“熙熙攘攘、車水馬龍”的澳門街道變成了“空空蕩蕩”,澳門猶如成了一座“空城”一樣寂靜。
實際上在此次疫情發生之前,隨著本澳連續七個多月未發現社區疫情以及周邊地區疫情的好轉,本澳各界對恢復正常經濟活動、振興澳門經濟已是“摩拳擦掌、整裝待發”,積極籌備開展多項活動,讓澳門能夠早日回到“疫情前的樣子”。例如對澳門最為重要的旅遊業,旅遊局也已做好了一系列部署,如舉辦“第十屆澳門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積極籌備嶄新項目“五都薈萃創意城市美食之都美食節”;繼續舉辦“澳人食住遊”並加入“學生研學篇”;聯同多個單位合作啟動系列宣傳“感受澳門樂無限”月月精彩項目;陸續在內地多個城市舉辦“澳門周”大型路展活動、大灣區大篷車巡演及商場快閃路展,以及等以宣傳澳門健康安全宜遊的形象,提振旅客來澳旅遊的信心;以及通過微信、微博、小紅書、抖音、多位網絡旅遊達人及內地新聞資訊網站等多平台加推宣傳;開通旅遊局Tiktok賬號,把影片推送予具潛力的國際市場觀眾;並繼續與電商合作,發佈澳門美食專頁,並創建有獎話題徵集,吸引旅客上傳澳門美食內容;在不同平台推出一系列旅遊、酒店和機票優惠等。而中國金沙與中總合作舉辦的“二零二二金沙物美嘉年華”及會展業界籌辦會展活動。當局及多個業界想方設法吸引更多境外旅客來澳旅遊,延長遊客留澳時間,刺激遊客在澳的旅遊消費。無疑這都是積極可取的振興及恢復經濟可取行為。
但此次新冠疫情的又一次“突如其來”,不僅使得澳門迅速成為“一座寂靜的空城”,也使得相關業界的多個“吸引更多境外旅客來澳旅遊的設想”難以落實,很可能會被延期或被取消。例如原定於今年七月八日至十日舉行的“第十屆澳門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原定於今年七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四日舉辦的“二零二二金沙物美嘉年華”、文化局舉辦的hush! 夏日音樂會等多個活動都已確定延期舉辦,具體舉辦時間待定。舉辦一個大型會展活動,前期的籌劃、組展等都需要耗費很多的資源,而且其工作量往往比舉辦期間大得多,涉及的工作面更廣,一旦被延期舉辦,往往會造成較大的損失。
可能正是因為這一原因,六月二十三日在政府舉行的關於疫情的記者會上,針對有記者所提的“很多中小企業現正處於生死存亡階段,特區政府會否考慮推出精準治療措施,在經濟和抗疫之間取得平衡點”的問題,行政長官賀一誠認為“疫情一直對經濟有很大影響,憑著兩年多的抗疫經驗,經濟和抗疫兩者之間難以取得平衡;要回復澳門經濟狀況,一定要澳門、內地和全球疫情全都過去,才可恢復澳門原來的樣子”。賀一誠的這一觀點,應該就是認為對恢復澳門經濟,不宜“操之過急”。畢竟城市經濟發展除了初級要素和高級要素,即前者包括自然資源、區位、資本等,後者包括人力資源、科技、制度和市場等因素,但不可否認,影響經濟發展也有多個因素,其中包括自然因素或突發之。新冠疫情就是屬不可抗拒、不可預見等因素於具有“突如其來、破壞性強、持續時間長、不知何時才會消失”等特點。因此對恢復澳門經濟“操之過急”,有可能會“欲速則不達”,因疫情的又一次“突如其來”而蒙受較大的損失。所以賀一誠的“經濟和抗疫兩者之間難以取得平衡;要回復澳門經濟狀況,一定要澳門、內地和全球疫情全都過去,才可恢復澳門原來的樣子”是有道理的。雖然本澳各界急於振興澳門經濟的心情是可以理解也是值得肯定的,但對在“澳門、內地和全球疫情”尚未“全都過去”的情況下疫情隨時有可能會“捲土重來”應有足夠的忠實。在“澳門、內地和全球疫情”尚未“全都過去”的情況下,本澳各界對振興澳門經濟還是不宜“操之過急”,以避免“欲速則不達”並蒙受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