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澳門旅遊局長文綺華14日出席“琴澳文旅產業融合及創新發展研討會”時表示,即將在今年7月8日至10日舉辦的第十屆澳門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MITE),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亦將會首次設一個專題展館;另外,她又介紹了澳門旅遊業的最新概況,並表示澳門和橫琴各自擁有不同的旅遊產品,相信可以互補發展,做到強強聯手。
深合區將在MITE首設專題展館
即將在今年7月8日至10日舉辦的第十屆澳門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亦將會首次設一個專題展館。文綺華表示,希望能藉此發揮帶動作用,互相合作,促進澳門業界及市民了解橫琴最新的旅遊設施及產品。
今屆博覽會將於威尼斯人金光會展中心舉辦,展場面積約23000平方米。內容包括:豐富雲系列內容,首設“雲招展”,向世界各地的旅遊及相關業界介紹亮點內容及參展資訊;橫琴身澳深度合作區經濟發展局首設專題展館、澳門目的地婚慶館、繽Fun葡語系展館等,增加新元素,加強旅遊與不同產業聯動,發揮“旅游+”效應;“促進澳門建設粤港澳大灣區旅遊教育培訓基地聯盟”及“中國旅遊研究院”於旅博會舉辦2022粤港澳大灣區旅遊發展高級論壇,以“建設深合區,發展一中心”主題,探討如何把握橫琴粤澳深度合作區的發展機遇,融合琴澳文旅優勢,促進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
防疫政策直接影響旅客
文綺華在會上介紹了澳門旅遊業的最新概況,她表示,疫情前,2019年達到3940萬訪澳旅客人次,由於新冠疫情跌下來,2021年開始逐步攀升,達至70萬人次水平。但今年1月至4月,受內地疫情影響,呈現稍微下跌趨勢。截止至今年4月,訪澳旅客人次下跌約2%,僅有248.4萬;留宿旅客方面,由於過去一段時間的核酸要求,亦出現大幅下跌37.1%,僅有86.2萬;酒店住客亦下跌18.8%。文綺華直言,“在7日核酸要求的情況下,留宿旅客數字多好多”,未來要著重於如何繼續發展本身的澳門產品,以及和橫琴的聯線產品,拉動跟多旅客來澳。
文綺華又指,現時澳門的主要客源基本來自內地,基本上只有內地一個市場能夠免隔離通關。今年因應疫情關係,廣東省旅客佔整體內地旅客71.3%,福建佔4.4%,湖南佔2.9%,上海則由於疫情關係處於“封城”狀態僅佔2.5%。文綺華坦言,防疫政策直接影響旅客穩定性和未來發展。希望因應內地疫情逐漸穩定,未來能更好開展工作。
琴澳互補,強強聯手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方案裡面提及到,建設橫琴國際旅遊休閒島及支持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建設為重要目標,促進澳門適度多元發展;在合作區大力發展休閒度假、會議展覽、體育賽事觀光等旅遊產業和休閒養生、康復醫療等大健康產業。文綺華指此方案是相當重要的考量點,在旅遊產品方面要再加考量,同時希望業界能同政府攜手開發新的旅遊產品,讓整個深合區更加豐富。
方案亦提及到,加強對周邊海島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推動粵港澳遊艇自由行。文綺華表示,希望發展橫琴直接便利地到達到例如萬山群島等海島地方地方,令澳門旅遊業更加立體。方案還提及到,針對會展人員便利通關措施,促進商務旅遊活動。文綺華又表示,希望通過深合區帶動發展更多休閒度假、會展等要不同元素。
至於兩地資源如何互補,文綺華指澳門擁有兩大名片,分別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創意城市美食之都和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澳門歷史城區,同時澳門亦發展了國際級綜合度假村。而橫琴方面亦有其他旅遊產品,例如珠海橫琴長隆國際海洋度假區,亦有特色旅遊產品星樂度露營小鎮、獅門娛樂天地,還可以發展海島資源,相信未來還有更多可以發展。澳門和橫琴各自擁有不同的旅遊產品,相信可以互補發展,做到強強聯手。
最後行業監管方面,由2020年12月開始,因應《珠海經濟特區港澳旅遊從業人員在橫琴新區執業規定》,現時已有400多位澳門導遊已經通過培訓和考核獲得在橫琴執業資格,這有利於開拓澳門旅遊從業員的新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