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二〇一九年之前」出版報紙 及 實時發佈之即時資訊
 
 
澳門青年藝術家推廣計劃:“非虛構:女神、鄉愁與住冬地——張可作品展”將揭幕

2022年5月10日    即時資訊


【本報訊】澳門基金會主辦之澳門青年藝術家推廣計劃:“非虛構:女神、鄉愁與住冬地——張可作品展” 將於2022513日(五)下午630分在澳門教科文中心展覽廳揭幕,展出張可圍繞“女神”、“鄉愁”與“住冬地”三個主題而創作的綜合材料作品逾百件,並出版同名畫冊。張可是澳門青年藝術家推廣計劃第8位藝術家。

張可,1991年出生。中央美術學院藝術學博士(實驗藝術)、廣州美術學院教師。曾於澳門舉辦個展“純真百科”(全藝社,2016)、“與父書”(全藝社,2019)、“愛情與其他魔鬼”(創意空間,2020),曾兩度獲得知名當代藝術獎項——傑出亞洲藝術獎Top 30Sovereign Asian Art Prize),作品為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澳門藝術博物館收藏。

張可祖籍潮汕,長於廣東,求學於京渝,工作、生活於大灣區之間。 在生活中,因教育經歷、文化和鄉土背景,她數次成為“移民”,因而提出這樣的問題——怎樣定義“移民”? 是出生地、語言、飲食、文化背景、護照亦或是宗教、信仰?在今次展覽中,張可將老物件、方言和詩歌從堆砌的過去和日常中重新挖掘,通過挪用、重組和嫁接的方式移植到展覽空間——作者以個人的、微小的、離散的記憶講述了她的家族故事,是紅色記憶、潮人流徙和殖民歷史的混雜體——但個人的歷史,並不是單一的事情,而是交織著地理、政治、歷史和他人的故事。

《女神》展現了新中國的一種新女性形象:社會的建設者──現實和理想中的“花木蘭”;《鄉愁》將潮人“過番”的歷史、親人的命運與記憶串聯起來;《住冬地》則講述的是澳門之於張可的意義──因而,她將此展覽命名為“非虛構”。展覽中的作品並未回答最初的疑問──“如何定義移民? ”反而進一步提出新的問題:“今天,在這個城市中,什麼是‘本土’? 它是否是一種自我保護的外衣?”抵達、告別、離鄉、懷舊、思鄉、歸屬──任何一個中國人的家族流徙都是一篇史詩,而由此建構的身分和歸屬更是複雜多層的,關於“本土”與“移民”的論述已經涉及到今天澳門這個全球化的中國城市中的每一個人。

為配合是次展覽舉行,澳門基金會將於514()兩點半在澳門教科文中心舉行“藝術交流工作坊”,由策展人高遠帶來的專題講座《疊層時空——藝術展覽中的跨時空體驗》及展覽作者張可帶來的木板烙畫工作坊。活動費用全免,對象為18歲或以上人士,名額有限,歡迎報名參加,512日下午5時截止報名,若報名人數超出名額將進行抽籤。詳情請於辦公時間致電87950914 / 87950915

展覽日期至524日,每日上午10時至下午7時,在澳門新口岸宋玉生廣場澳門教科文中心展覽廳及多功能廳展出,免收門票,歡迎有興趣人士前往參觀欣賞。如有查詢,歡迎聯絡澳門基金會教科文中心,電話:28727066,電郵:unesco_info@fm.org.mo


 
<<上一篇    下一篇>>     << 返回即時資訊
 

 

新聞出版局登記編號 336號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承認之法律有效刊物

第一版
第二版 第三版 第四版
2022年12月29日 第763期 共4版
 



澳門會展經濟報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0 macaucee.com.mo,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澳門羅理基博士大馬路600E第一國際商業中心1005室 

Add︰No. 600E, AV. Dr. Rodrigo Rodrigues, Edif. First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enter. Room 1005, Macao

   電話 Tel︰8532870 5239        傳真 Fax︰8532870 5548       Email︰macaucee@yahoo.com.hk

web site traffic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