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澳門科技大學22 周年校慶系列活動之一的「探索醫學前沿」——「通過創新和多學科方法開拓醫學的未來:挑戰和機遇」醫學學術論壇,於今(26)日下午3時在大學R座綜藝廳隆重舉行,並通過線上形式同步播出。來自內地、澳門及香港地區的逾百名專家學者也以線上和線下結合的形式参加本次論壇。論壇就創新醫藥研究方向的多學科融合的最新進展,就全球醫療問題、面臨的挑戰和應對策略進行深入探討。
姜志宏副校長代表大學致歡迎辭時表示,澳科大建校22 年以來的發展和取得的成果離不開國家、澳門特區政府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他期望透過本次活動,加強澳科大與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合作,充分發揮合作區的政策優勢,助力澳門進一步融入國家科技發展的大戰略中,成為大灣區的醫藥「產學研」合作互動中的重要環節。
中國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北京大學講座教授、未來技術學院院長、《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副主編、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肖瑞平講席教授,澳科大特聘教授、碳雲智能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計算機科學家王俊教授以線上形式參加本次論壇,並分別作了精彩的學術演講。
論壇邀請多位頂尖醫藥學專家發表演講報告,張文宏教授以「大流行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為主題介紹了中國偉大的戰疫故事和成果,並強調了科技因素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性。他認為澳門已完全具備了新冠疫情防控的充足條件,表達了對澳門疫情防控成果的積極肯定以及對於未來世界疫情防控的積極態度。
王俊教授以「生物醫學研發中肽級分辦率蛋白相互作用的探索與分析」為題闡述了人類對生命科學認知方式的不斷進化,他表示未來將實現碳基的生命映射到硅基的世界,用硅基世界的無數個平行生命來預測所有選擇的結果,實現可量化、可計算、可預測、可試驗、可千預的生命過程,構建完整的數宇生命。
肖瑞乎講席教授以「洞悉生命醫學科技之前沿」簡述了醫學科技的發展歷程,她表示人類已進人生物及信息經濟時代,醫藥行業將迎來飛躍式發展,北京大學未來技術學院將助力孵化達 20家高科技企業
澳科大張康講座教授介紹了大數據及人工智能在醫學創新和疾病診療上的應用;朱依諄講座教授介紹了新樂研發的新方法和新技術,重點介紹了益母草鹼的研發歷程,他指出新技術的應用能突破藥物研發的瓶頸。
在專題討論環節,與會人員紛紛發言,就嘉賓的演講內容和新冠疫情的走向等醫學熱點進行了提問和討論,現場氣氛熱烈。姜志宏副校長在致開幕辭時,表達對論壇的演講者及線上線下與會人員的感謝,他表示今天演講嘉賓的精彩分享令大家都文益匪淺,希望今後能繼續加強高校與企業之間的交流和合作,通過校企合作共同推動國家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