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禮嘉賓揭幕新書
【本報訊】由澳門基金會資助、澳門科技大學出版的《全球地圖中的澳門—香山卷》已正式出版,並於3月21日上午在澳門科技大學舉行新書發佈儀式。
出席發佈儀式的主要嘉賓有澳門基金會主席吳志良,公共圖書館管理廳廳長呂志鵬,教青局高教合作交流處處長馮家健,科技大學副校長唐嘉樂、校董麥瑞權,《全球地圖中的澳門—香山卷》主編、唐廷樞研究中心主任戴龍基教授、圖書館趙洗塵館長、社會和文化研究所林廣志所長等。
唐嘉樂致辭表示,香山縣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在中國的近現代化進程中人才輩出,貢獻卓著。近年來,澳科大不斷加強人文歷史學科建設,成果頻出。《全球地圖中的澳門—香山卷》就是香山文化研究和澳門古地圖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其中一部分地圖是首次披露,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和學術價值。該書也是迄今為止第一本香山專題地圖集,填補了香山古地圖研究的空白。他希望社會各界凝聚共識,集中力量,共同推動香山歷史文化的研究和發展,助力人文灣區建設。
吳志良主席致辭表示,《全球地圖中的澳門—香山卷》的出版,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澳門歷史的回歸,更是澳門現實發展的需要。澳門要發展,就必須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而參與大灣區建設是一條必由之路。他續指出,如果我們把歷史研究的視野放寬一些,我們就有可能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過程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在人文灣區建設中扮演獨特的角色。他期望澳門歷史學界拓寬視野,把澳門歷史研究放在香山、大灣區、嶺南,乃至整個中國歷史以及中國對外交往史的層面加以考察。他最後表示,澳門基金會將繼續支持「全球地圖中的澳門」項目持續發展。
戴龍基主任致辭表示,《全球地圖中的澳門—香山卷》是「全球地圖中的澳門」項目的最新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意義。他介紹了該項目正在進行的工作,包括整理澳科大圖書館藏地圖目錄、出版澳門港城卷和橫琴卷地圖集、籌備全球地圖中的「深圳」「橫琴」「月港」等展覽、策劃「全球地圖中的澳門」巡展、前往澳門中學開展古地圖導覽和講座等「愛國愛澳」文化歷史教育工作、繼續參與澳門基金會主辦的「澳門中學生歷史知識競賽」等。
《全球地圖中的澳門-香山卷》主編、澳門科技大學圖書館副館長、澳門地圖學會理事長楊迅凌博士對該卷地圖集做了簡要介紹。該卷延續了「全球地圖中的澳門」系列大開本、高精圖質的特點,圍繞香山精選了約50種70件珍貴的古地圖,分別從陸地、海洋、中西圖籍等視角,回顧明清時期香山縣從海嵎孤島發展為邊海重鎮、成為中國與世界溝通的經貿和文化樞紐的過程。
該卷地圖集圍繞同一地理空間和若干主題,把年代相近、但是語種不同、呈現不同文化背景的古地圖集中對比展示,讓學者對來自中西不同的史料進行綜合運用,考察製圖知識的傳播、異質文化碰撞過程中觀念的異化,為香山(澳門)和中外文化交流研究提供重要圖像史料。這些珍貴的古地圖體現了澳門和珠海、中山血脈相連與文化傳承的密切聯繫,反映了香山縣交通內地與海外並輻射內地的史地關係,展現了中國近代最早睜眼看世界和融入早期全球化的香山人所賴以成長的人文地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