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二〇一九年之前」出版報紙 及 實時發佈之即時資訊
 
 
澳門街總冀人人都是護老者讓澳門長者安度晚年

2022年3月16日    即時資訊

林敏芝接受媒體訪問


【本報訊】一連三天在澳門漁人碼頭舉辦的“‘與你同行’ 2022長者生活用品及輔具展覽會”完滿閉幕。該展覽設立保健及食品區、護老資訊及長者服務區、生活用品區、輔具區及綜合區五大展區,五大展區根據長者需求及長者工作目前與未來的發展趨勢而定,為長者的日常生活及健康保健帶來廣泛的及不斷更新的知識及商品。

隨著社會老齡化的日益加劇,養老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由澳門護老者協會主辦,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下稱:澳門街總)協辦的“長者生活用品及輔具展覽會”也因此於2016年應運而生,每年舉辦一屆。主辦、協辦機構堅持為長者服務的初心不變,配合特區政府“家庭照顧,原居安老”的宗旨,將秉承為長者服務為己任,以長者生活用品及輔具展覽會為載體,配合於社區內推行護老教育,加強社會各界關注長者的需求,並籍此肯定護老者對長者照顧的貢獻,體現了長者服務工作對在社會中的重要作用,希望人人都成為護老者。

澳門回歸後,長者工作得到政府的重視,在歷年的澳門特區政府施政報告中,長者的關懷與福利被納入中,多個措施保證長者的基本生活福利,確保他們能夠老有所養,如65歲以上的長者每月有固定的社保金、每年有俗稱“生果金”的敬老金,以及他們與市民一樣享受著其他的福利,如在財政收入允許的情況下,每年可以享受現金分享,另外,65歲以上的長者可以享受免費醫療。

然而政府給予的政策與措施,長者工作要真正做到家,真正體現長者“老有所養”安度晚年仍然不夠。長者,尤其獨居長者在晚年的時候有時更需要的是貼心的照顧、關懷與精神慰藉。

如何才能做好長者工作,2022年的“長者生活用品及輔具展覽會”被冠與“與你同行”。“與你同行”點出了長者工作的重點,長者工作是否成功,長者是否得到名副其實的照顧,護老者就成為關鍵,只有眾多的護老者參與長者工作,長者工作才能更完滿地進行。

 

20213月澳門特區政府統計局人口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底澳門總人口有683100人,其中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12.9%,亦即將近9萬人,本地老年人口撫養比率為22.9%,即約5名成年人口撫養1名老年人口。根據聯合國《人口老齡化及其社會經濟後果》確定的劃分標準,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占總人口比例超過7%時,則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可見澳門是一個老齡化城市。

澳門街總與時俱進為居家養老排憂解難

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的必然,是由生產力發展決定的,它伴隨著經濟發展而發展的漸進過程。因此它屬於為社會工作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但是老齡化也給社會帶來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以及給社會帶來一定的影響。如何做好尊老、愛老、助老工作,是一個無論政府、社會都必須正視的挑戰。澳澳門街總副理事長兼服務處總監林敏芝對澳門街坊聯合總會護老工作機構及服務工作娓娓道來。

她介紹,澳門有眾多的坊眾組織,他們是一個愛國愛澳,紮根基層的社團。眾多老一輩街坊無奈澳葡時代對長者工作不夠規範,以致居民有困難而無法解決,他們在各區開始自發為居民服務,至1983年已有多個坊會成立,在此基礎上,澳門街坊聯合總會成立。林敏芝故而笑稱澳門街總是“先有父親,後有兒子”社團。成立後的澳門街總,將長者工作放在第一位,其旗下成立的首個中心名為頤康中心,這是一個專事為長者服務的中心,可見澳門街總將長者工作放在第一位。目前及澳門街總屬下的28個坊會中,有11間坊會設有頤康中心,而澳門街總屬下的32間中心中,有11個為老人中心。

隨之長者服務工作走上正軌後,從原來的當時的頤康中心純屬社交性質,讓長者與小朋友在中心一齊活動、吃個麵包等活動,但缺乏對老人家支援服務狀況,向生活照顧、醫療護理、精神慰藉成為長者中心的首要工作轉變。

 “團結坊眾、參與社會、關注民生、服務社群”是澳門街總工作方針,澳門回歸後,再加上“共建特區”,成為“團結坊眾、參與社會、關注民生、服務社群、共建特區”20字方針。澳門街總堅持用20字方針指導長者服務工作,他們在老一輩領導的傳承下,在長者服務工作中不斷創新,“這是我們責任”,林敏芝如是說。

    她認為要做好長者服務,首先就要嘗試深耕社區,瞭解長者的需要,瞭解長者服務發展的趨勢。她如數家珍,娓娓道來,現今澳門街總的長者服務已經從一個社交為主的服務性質,發展到關顧到多方面一系列範疇。她例舉了幾個方面的工作。

2009年特區政府社工局為長者設立平安鐘,這既是特區政府第一個公開投標的項目,也是澳門目前唯一一個平安鐘服務項目。澳門街總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成功競投到這個項目。為了避免中國人對“鐘”字的忌諱,他們將平安鐘改稱平安通。平安通也真是路路通,也從最先安裝在家裡,方便長者發生問題時可以呼叫有關部門,發展到利用固網技術,讓長者佩戴錶,無論他們在家或出行發生事情隨時都可以呼叫使用。

也是這個項目令到他們的長者居家服務上升到另一個層次。隨之澳門街坊聯合總會與特區政府社工局評估,為有需要的長者家庭浴室安裝扶手、防滑墊、沐浴椅的俗稱三寶。目前已經為8000多個長者家庭安裝了三寶,他們甚至親臨一些有安全隱患的長者家,對他們進行居安全意識教育,幫助他們居住環境的安全隱患進行改裝,或家具重新擺設。

獨居長者是澳門長者服務中一個很特別的工作。目前澳門有獨居長者8000多人,澳門街坊聯合總會在2014年對過去獨居長者服務做了一次調研,對長者的需求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他們從忌諱死字,到直面生死。他們更關心的是自己的身後事,有些獨居長者連澳門沒有火葬場都不知道,更不懂得如何選擇自己的身後事,希望有人聆聽他們講身後事的安排。

澳門街總根據獨居長者的需求,在他們生前就開始提供不同的善終服務,安排他們走好最後一程,邀請律師舉辦講座,讓他們知道身後財產應該如何安排,帶他們到墳山地“自由行”,到殯儀館參觀,選擇身後安放的地方,甚至連壽衣、靈堂要的顏色,採用土葬或樹葬,均在生前“體驗”及選擇,還幫助他們拍照遺像。

另一方面,通過社工用寫書的方式,幫助獨居長者生命回顧,將一生中喜怒哀樂、遺憾與期盼寫出來,讓他們能夠安心走好最後一程。林敏芝認為這是長者生命與生活質素的體現。

長者服務遠不於此。林敏芝表示,長者一系列的家援服務還有很多很多,包括為長者上門送飯,廚師、營養師、護士上門瞭解長者的需求及身體情況;物理治療師上門做物理治療,陪診;個人清潔及家居清潔。最近還增加樓梯機,為一些長者解決上下樓困難。她表示,今後還會因應需求不斷增加或創新服務項目。

人人都可以做護老者

長者服務是一個大工程,無論是政府的力量,社團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無論是林敏芝,還是澳門護老者協會會長林燕妮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都表示,希望社會有更多人士參與護老者工作。她們說護老者不分年齡層次、不分職業高低與貴賤。在“‘與你同行’ 2022長者生活用品及輔具展覽會”中,澳門護老者協會派發宣傳單張中,其中一項就是會員簡易申請表;在澳門街總的廣東辦事處展位,展示了該會自201812月在中山市三鄉設立第一個辦事處後,繼而又在珠海橫琴及拱北建立五個辦事處的服務功能。林敏芝表示,辦事處將會將澳門工作的經驗與理念本土化落地橫琴。該展位的負責人表示,澳門街總在廣東設立的辦事處,也會秉承澳門街坊聯合總會護老者的責任,做好辦事處管轄的澳門長者工作。

林敏芝還有一個願望,不要視長者為弱勢,隨著生活的不斷提升及醫療水準的不斷提高,人的壽命越來越長,身體也越來越好,如何發揮他們的餘熱成為長者今後服務範疇,她建議政府成立銀髮資料庫,讓有能力、有興趣的長者登記其中,當社會有需要時讓長者發揮餘熱。

 

街總廣東辦事處將會做好轄區內澳門長者護老工作

 
<<上一篇    下一篇>>     << 返回即時資訊
 

 

新聞出版局登記編號 336號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承認之法律有效刊物

第一版
第二版 第三版 第四版
2022年12月29日 第763期 共4版
 



澳門會展經濟報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0 macaucee.com.mo,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澳門羅理基博士大馬路600E第一國際商業中心1005室 

Add︰No. 600E, AV. Dr. Rodrigo Rodrigues, Edif. First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enter. Room 1005, Macao

   電話 Tel︰8532870 5239        傳真 Fax︰8532870 5548       Email︰macaucee@yahoo.com.hk

web site traffic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