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文化發展諮詢委員會今(3)日首次舉行全體會議。文化局局長梁惠敏在會議後會見傳媒表示,今年會研究和推出兩項文化遺產的資助計劃,一項是針對歷史建築物的維修資助,對象主要是文物建築,另一項是針對一些政府擁有的片區式文化遺產。她又透露,趙家大屋需待文化局取得完全管理權以後,就會開展相關工作。
梁惠敏表示,今年會研究和推出兩項文化遺產資助計劃。一項是針對歷史建築物的維修資助,對象主要是文物建築,或有文化價值的建築的業權人,當他們面對建築物需要維修保養時,可以申請基金幫助他們進行維修保養;而另一個資助項目是,針對一些政府擁有的片區式文化遺產,希望透過一些企業的申請去協助特區政府活化和經營管理這些片區式建築物,也希望透過文化發展基金成立以及相關支持文化遺產,活化和維修機制去令更多業界或者社團機構去投入,同特區政府一齊活化更多空間,她稱此計劃比較長遠,希望在今年內首推在美副將大馬路的望廈山房的10間建築物,可以成為此計劃的先行先試計劃,期望透過企業參與,發揮更多的符合社會需求的功能注入,而10間建築物裡,政府亦會規範幾間建築物用來做文化展現,或者親子活動空間,其餘可以更靈活、自由地讓申請人提出,如何活化建築物。
本報記者關注趙家大屋現時的進度及未來計劃,梁惠敏對此表示,大家都知道早前政府已經透過購買取得了其中組成趙家大屋裡面的比較小部分的建築物,其實趙家大屋比較大的組成部分現時正展開程序,然後才會交給文化局去使用和管理。當文化局取得完全管理權以後,就會開展相關工作。她又以益隆炮竹廠和荔枝碗為例,指活化工作需要按規劃有序地展開。但一些歷史研究,深入探討趙家大屋裡的歷史、文化底蘊的工作一直都在開展。而現場觀看,修復的方案制定等工作,要等兩個地段的建築物完全由文化局去管理,這個程序結束之後才會開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