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下稱應變協調中心)於昨(24)日舉行記者會,旅遊局傳播及對外關係廳劉鳳池廳長、衛生局疾病預防及控制中心傳染病防控處梁亦好處長、治安警察局公共關係處李德輝處長介紹了本澳及鄰近地區整體防疫情況。衛生局疾病預防及控制中心傳染病防控處處長梁亦好表示,近期由港來澳人士陽性率高達2.6%,首批默沙東新冠口服藥即將抵澳;又指若然本澳出現極端情況,會請中央支援。
由港來澳人士陽性率高達2.6%
因應香港的疫情發展,就多位記者問及相關防疫措施安排時,梁亦好表示,從傳染病防控角度,減少人員流動,尤其是中高風險地區人員,對疫情防控十分重要。她指出,本澳自2月11日出現首例由香港的輸入個案至今累計有13例輸入病例,而本澳累計497名從香港入境本澳的人士當中有13例,陽性率高達2.6%;且大部分是在醫學觀察期間發現,儘管當局已對相關酒店採取閉環管理,但仍會增加相關工作人員的風險,亦會對社區構成一定風險;為此,要求由香港來澳人士有必要在較高規格的醫觀酒店接受醫學觀察,以便集中管理,即使一旦出現陽性個案,亦可減少存在風險。她亦表示,當局不排除會視乎香港疫情的發展,調整或實施更加嚴格的醫學觀察措施。而就兩地牌車能否從高風險地區來澳的問題,她表示,相關人員同樣要遵守相關入境防疫要求,而從高風險地區來澳的車輛需停泊在港珠澳大橋東停車場,直至有關人員隔離結束。
極端情況下會請中央支援
梁亦好又稱,當局會持續監測全球各地的疫情發展,基於疫情需要和風險作研判,動態調整防疫措施,不排除會採取任何防疫措施,包括入境限制、加強入境條件及醫學觀察時間等。目前,當局正積極完善關於籌備社區治療中心的預案,以應對大規模疫情發生時可分流和處理大量病例的情況,及有效分流和處理病例和密切接觸者等,以減少社區的傳播風險。相關預案會按本澳可能面對的不同情景,制定分階段的措施,內容亦會包括,假設本澳出現極端情況,短時間內出現非常大量的病人,遠超本澳應對能力時,而提請中央政府作出支援的方案。但她亦強調,預案更重要的是做好早期防疫工作,防止病毒在社區傳播。
首批默沙東新冠口服藥即將抵澳
記者關注當局採購新冠病毒口服藥的進展,梁處長表示,本澳現有兩款針劑的抗病毒藥物,一種用於治療輕度至中度的確診病人,另一種用於重度確診病人,並儲備了中成藥作治療之用。目前,全球主要有默沙東藥廠和輝瑞藥廠生產的兩款治療新冠病毒的口服藥,衛生局已在採購該兩款藥物,首批默沙東新冠口服藥預計可於今年第一季末至第二季初抵澳。她表示,口服藥的功能主要是盡快減少病毒在病人體內的複製,減輕病情加重的風險,主要適用人群為沒有接種疫苗及本身具有危險因素,如年長、肥胖、慢性病等人士,衛生局正就治療新冠病毒口服藥的使用準則制訂指引。
若病例增多,需入住公共衛生臨床中心
就記者關注高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床位是否足夠,梁亦好表示,本澳今年至今共有30宗病例,其中有1例確診患者,有29例無症狀感染者,部分已康復出院。現時,高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共有60間病房110張病床,已使用40間病房共43人入住,若陽性病例增多,亦會越來越多同行人及密切接觸者因感染風險較高而需入住公共衛生臨床中心。
最後,她亦代教青局回應傳媒提問表示,現時大約有30名身處香港的大專生,計劃3月或之前返回本澳,他們正按防疫措施和規定,自行向酒店提出預訂醫觀酒店房間,教青局會與學生密切溝通,提供協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