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隨著奧密克戎(Omicron)變種病毒的全球肆虐,世界多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呈幾何級數式暴增,香港和內地也爆發了新一輪新冠疫情。雖然由於多種新冠疫苗的出現和推廣注射以及人類防治新冠病毒技術的發展,現在新冠疫情對生命的危害性似乎比其爆發初期已小了很多,但目前新冠疫情對人類工作、生活的嚴重影響依然存在。
特區政府對此也作出了反應。本月七日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在一公開場合表示:特區政府為減少新冠病毒對公共衛生構成的風險,由本月九日至二十三日期間,禁止民用飛機由中國以外地區搭載乘客前來澳門;特區政府會持續關注各地疫情的最新發展,動態調整本澳防疫措施;當局亦正研究針對一些密閉場所、離境前往珠海,或進入飲食場所及需長時間逗留的密閉空間的人士,需要接種疫苗或有核酸檢測證明才能進入,但暫未有推出的時間表,倘有決定會儘快公佈。歐陽瑜當時還呼籲廣大居民減少非必要的人群聚集,尤其婚宴或團體舉辦新春團拜活動,儘量不要以飲宴等形式舉行。
而同樣是在本月七日,由澳門國際投資協會聯同深圳市投資商會、深圳市創業投資同業公會、香港深港投資聯盟和香港長城投資商學院聯合主辦的“國際灣區經濟峰會”的新聞發佈會,在宋玉生廣場中土大廈十九樓多功能會議廳舉行。據主辦方介紹,本次“國際灣區經濟峰會”將於今年四月二十一至二十三日在澳門舉辦,峰會的主題初擬為“國際灣區經濟峰會—經濟連結世界”,分“主題論壇”“分享論壇”“圓桌會議”“高端對話”“投資年會”“答謝晚宴暨頒獎典禮”“榜單發佈會”等七個環節;屆時將會有逾一百名中外嘉賓、二十多個項目方代表及一百多名投資者、企業代表出席;因疫情影響原因,為增加峰會的流動性、延續性、以及交流性,峰會將會以線上線下同步舉辦。
雖然特區政府呼籲“廣大居民減少非必要的人群聚集,尤其婚宴或團體舉辦新春團拜活動,儘量不要以飲宴等形式舉行”,主要是針對近期即目前至今年春節期間而言的,而“國際灣區經濟峰會”要到今年四月二十一至二十三日才舉辦,而且此次峰會也是“線上線下同步舉辦”,因此此次峰會的舉辦與特區政府的呼籲並不矛盾。在疫情仍未消退期間克服重重困難堅持舉辦會展活動,對於維護澳門的會展城市形象,穩定澳門會展企業和會展業從業人員隊伍,延續澳門會展業的血脈,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所以對“國際灣區經濟峰會”的舉辦,本澳各界應當給予理解和支持。
但可能也要看到,在疫情仍未消退期間舉辦會展活動,難免會受到疫情的不利影響,“投入——產出”效益很可能會大打折扣。因此在疫情期間尤其需要珍視會展活動的舉辦機會,重視提升“會展質量”,通過“會展質量”的提升來提高相應會展活動的“投入——產出”效益。因此澳門的會展業應該重視提升 “會議質量”。
廣義的“會議質量”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會議準備:與會人員安排是否得當、通知是否及時、會議討論內容是否下發,應與會人員實際到會情況等;二、會議質量:主題是否偏離、決定是否明確、討論是否充分、能否得到新穎或有影響力的觀點或共識等;三、會後落實:會議紀要是否及時下發、會議決定事項是否已經落實到人、具體落實情況如何、何時、何種方式反饋會議決定事項執行情況等。而狹義的“會議質量”,主要就是指以上三點中的第二點:主題是否偏離、決定是否明確、討論是否充分、能否得到新穎或有影響力的觀點或共識等。
據主辦方代表介紹,此次“國際灣區經濟峰會”“旨在搭建研究全球四大灣區產業發展、發掘投資合作機會、促進灣區經濟發展的高品質交流平臺”,而這種“高品質交流平臺”能否“搭建”成功,還主要是由“國際灣區經濟峰會”的“會議質量”所決定和體現出來的。 “國際灣區經濟峰會”的主辦方在疫情仍未消退期間舉辦此次峰會“精神可嘉”,釐定的主題也切合當前灣區發展方向,主辦方也鉚足了勁,各項組展工作有序進行,我們為此為主辦方精耕細作感到高興。
澳門發展會展商貿是特區政府的施政方針,也得到社會,尤其業界的重視與擁護。澳門要發展成為區域性著名會展城市,因此在釐定展會主題是否偏離、決定是否明確、討論是否充分、能否得到新穎或有影響力的觀點或共識等”是十分重要的,切忌將展會辦成“握握手,致致辭,聊聊天,照照相,碰碰杯,揮揮手”那樣的類似“聯歡會”“聯誼會”之類的“有名無實”的會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