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疫情下,特區政府極力發展多元化產業,期望通過產業多元發展,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創造更多發展機會。其中,中醫藥產業成為近年來政府著力發展的產業之一,為更好發展中醫藥,政府於今年通過《中藥藥事活動及中成藥註冊法》法案;並計劃增設藥監局部門,以更好對中醫藥在內的藥事活動進行管理、監管及註冊;以及開展第一屆中醫臨床醫學進階實踐課程,培育本地中醫藥人才。
目前,政府已為中醫藥進行定位,將著力發展以中醫藥研發製造的大健康產業,並通過大灣區發展,讓澳門成為中成藥的註冊和生產基地,並結合現時“以醫帶醫”的推廣方式,進一步從葡語系國家開始普及中醫藥,未來更期望通過“一帶一路”,走向國際。
事實上,中醫藥博大精深,澳門可充分利用“小地方,大平台”的作用,以及未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的機遇,探索更加多元模式,比如結合“中醫藥+旅遊”等形式,進一步促進整個大健康產業發展。
施家倫指出,隨著《中藥藥事活動及中成藥註冊法》法案於今年通過,明年1月1日生效,他希望當局對有關的配套補充法規能夠何時能夠推出,以及能夠銜接法律生效。
施家倫又指出,為更好培養中醫藥人才,政府於施政報告當中提及將於今年下半年開展第一屆中醫臨床醫學進階實踐課程,但有關課程至今仍未開辦,他質詢當局當中是否出現困難。
再者,隨著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建設,政府未來在中醫藥發展上,除加快建設中成藥的註冊和生產基地之外,會否結合“中醫藥+旅遊”,當局如推出養生旅遊路線等多元形式,增加大健康產業的多元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