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二〇一九年之前」出版報紙 及 實時發佈之即時資訊
 
 
新青協辦討論會探討減碳政策

2021年12月23日    即時資訊

 討論會後參加者與嘉賓拍照留念


【本報訊】近年全球對氣候變遷的關注與日俱增,為更好地探討澳門在減碳排放的工作,日前,新青協舉辦「青年友計傾」討論會,以「澳門的『明日之後』」為題,由環諮委兼新青協副理事長黃滋才擔任主持,邀請到環境保護局能源業發展及管理廳代廳長李鑄新、中區社諮委陳皚臻及李嘉俊擔任嘉賓,並招募了約十五名本澳青年參加進行分享交流。是次活動由澳門基金會資助。

與會者就環保及減排議題擁踴發表並交換意見。普遍與會青年表示感受到近年本澳因氣候變遷而頻繁出現水浸、颱風等極端天氣,並提出不同範疇的環保建議,例如內地對市場上電器的能源效率有嚴格標準,建議澳門政府為進口電器制定相關標準,從源頭節約能源。亦有參加者以內地電動電單車的市場配套作為例子,建議澳門考慮設置相關配套及法規,鼓勵市民轉用新能源車輛。另有參加者談及區域合作、可再生能源、民間自發的減排運動等議題。

身兼新青協副理事長的陳皚臻表示,政府在近年實施多項舉措減排,他引用交通事務局的資料指出,截至今年十月,1028輛公共巴士中,屬新能源及環保巴士的共有123輛,比去年增加44輛,可見當局從公共交通著手減排的決心及成效。他指雖然限制尾氣排放對改善空氣質量有一定幫助,但把市面上的柴油車轉換為潔淨能源才是長遠之策。除了巴士,他建議政府應率先推動的士、泥頭車、工程車等政府掌握度較高的車輛種類,以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李鑄新代廳長亦在席間介紹了環保局一直以來的工作,他指出立法能營造社會文化,有些工作推行初期反應較大,但在執行一段時間後市民就會逐漸養成習慣,例如《限制提供塑膠袋》法律;而限制車輛尾氣排放的法規則是令市民最能直觀感受到空氣質素的提升。李代廳長其後一一回應了青年朋友的意見,並鼓勵青年繼續關注環境保護議題,為澳門的環保決策建言,並期望與會者在日常生活中落實從源頭減廢。

黃滋才在總結時表示,環保減排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需要靠政府政策、市民、企業各方攜手合作。作為社會一分子,期望大家負起責任,以身體力行保護環境,從而感染身邊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 返回即時資訊
 

 

新聞出版局登記編號 336號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承認之法律有效刊物

第一版
第二版 第三版 第四版
2022年12月29日 第763期 共4版
 



澳門會展經濟報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0 macaucee.com.mo,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澳門羅理基博士大馬路600E第一國際商業中心1005室 

Add︰No. 600E, AV. Dr. Rodrigo Rodrigues, Edif. First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enter. Room 1005, Macao

   電話 Tel︰8532870 5239        傳真 Fax︰8532870 5548       Email︰macaucee@yahoo.com.hk

web site traffic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