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韶關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的韶關碳達峰、碳中和先行示範區建設研討會在2021年12月18日至19日進行,澳門工程師學會應邀參加,出席代表是青年部副部長岑潔英和青年部部委邱雅希,參會人員還包括韶關市政協、市委統戰部、市委政研室、市發改局、市科技局、市商務局和市生態環境局等相關領導和港籍、台籍在韶科技工作者代表、企業科技工作者代表,匯聚韶關始興,共同商討、謀劃推動韶關碳達峰碳中和先行示範區建設。
期間,一行人前往廣東省科普教育基地-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了解韶關市全面貫徹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部署。車八嶺的動植物資源豐富,有“物種寶庫,南嶺明珠”之稱。在成立的40年間,森林覆蓋率由初期的65%提升到現在的96%以上,是粵北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此外,車八嶺在生物多樣性監測保護上有多項技術創新,如集成優化了紅外相機技術、衛星遙感技術、網絡信息技術等。
在研討會中,韶關市科協黃端鵬副主席,首先介紹了韶關的減碳現況、帶出研討會議題。同時政研室楊應海副主任,指出韶關產物結構需進一步優化,技術轉型正在升級中,未來需要大力發展綠色產業,突顯減排節能,轉向低碳、綠色的生活方式。
市政辨李秋雯港澳委副主任,提出德國綠色之都弗萊堡的良好學習例子。弗萊堡市政府制定了建築能源標準,建築成為小型的太陽能發電廠,大量推廣太陽能及社區能源循環系統。還建議加大推廣低碳生活,人人參與,例如做好垃圾分類,在源頭上為環保出一分力。
澳門工程師學會青年部副部長岑潔英,介紹了澳門的綠色建築的推廣近況。澳門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政府致力推動澳門發展成為綠色低碳城市。新式大型建築特別是大型綜合度假村都在減碳節能上有良好成績,助力打造綠色可持續發展城市。
確實要達到雙碳目標並不容易,可能比當年美國的登月計劃都還要艱難更多,因為這牽涉國家中的每一個政府單位、企業、甚至是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各人都需要必須徹底改變思想和生活方式,為達成雙碳目標所需面對的挑戰共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