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2021粵澳名優商品展(下稱:名優展)首次聘用旅遊業界從業員負責導遊工作,名優展承辦機構澳門展貿協會會長林中賢表示,疫情對澳門旅遊界產生極大影響,從業人員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不少從業員開工不足,甚至事業,展會聘用他們可以暫時解決他們的困難,這種嘗試將會引入光影節及MIF。澳門導遊促進會理事長劉小羽表示,這是一種不分行業的守望相助精神,她十分感激立法議員施家倫和林中賢,在粵澳名優商品展、光影展、MIF中為一眾旅遊從業員帶來了工作機會。
新冠肺炎的肆虐下,旅遊界一直是首當其衝的受害者,澳門旅遊業步入了寒冬時期。為了援助澳門旅遊業,2021粵澳名優商品展聘用了十多名受困導遊,為展會進行一些講解或指示等服務工作。澳門導遊促進會理事長劉小羽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期望旅遊從業員能夠自強自立,各行各業守望相助。
提起旅遊從業員現時的背景,劉小羽感到十分心酸。大家都以為,旅遊從業員從新冠肺炎開始才步入艱難,但其實2019年下半年以來,因香港出現社會運動後,旅遊從業員就開始沒工作了,尤其是澳門有90%的導遊都是中文導遊,而中文導遊最大的市場就是港澳聯遊,沒有人去香港,直接影響了澳門旅遊市場。新冠疫情後,行內人士更加是轉行難,很多都是很有經驗的年輕導遊,為了生計,只能做一些與旅遊完全不相關的工作,例如地盤、刷油;而年紀較大的那一群人,就很難轉行了,這個也是旅遊業界最大的問題。
對於政府的援助計劃,劉小羽明白政府長貧難顧,希望政府多為旅遊從業員提供工作機會,以工代賑。但業界都想自立自強,不想長期依靠政府、 依靠救濟,而是希望能夠以工代賑。例如2020年的 “心出發·遊澳門”本地遊項目,為一部分導遊提供了連續幾個月的工作機會,奈何澳門導遊人數眾多,這些工作機會遠遠不夠。
澳門導遊促進會又何嘗不想自救呢?但作為一個非牟利協會,劉小羽表示他們能做的,也只能為受困的旅遊從業員找一些散工罷了。該會有600幾個導遊,現在有一半會員轉了行,另一半就找散工。所以有時候有散工位提供,大家都搶著做。
儘管旅遊業已經進入了很長時間的寒冬日子,但是劉小羽依然認為,社會應該發揚互相幫助的大愛精神,不分業界,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她說,“澳門說到底是個旅遊城市,各行各業都可以打破行業間的界限,將旅遊+元素融入服務當中,比如這次貿促局的活動,我們可讓參展商深入澳門社區找尋合作商機,導遊講好澳門故事帶出澳門人文社會及經濟環境,為參會的外地企業更全面地瞭解澳門市場。這也是一種優勢互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