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跨境電商的出現和發展,可以為澳門中小微企進一步走出去,開拓更多商機,政府在今年推出不同措施,包括:協助中小微企利用內地知名電商平臺進行宣傳、助力中小企拓展業務、培育跨境電商產業等。立法議員施家倫引述業界代表表示,樂見政府推出有關支援措施,但目前仍有不少難點急待解決,首先,現時澳門商戶想要使用網絡進行銷售,大多只能使用境外私域流量,難以面向內地顧客群體,而澳門本地因屬境外,商戶無法以直播形式進行銷售,難以享受公域流量帶來的紅利。
另一方面,有業界表示,政府支持中小企利用資訊科技革新經營,藉著線上線下聯合推廣,擴闊宣傳渠道。但現時商戶需要在電商平臺上銷賣本澳貨品亦存在困境,由於商品入境內地時,運費成本較為高昂,加上本澳欠缺廠房進行量產的情況下,阻礙商戶進入意慾,更不利於澳門品牌在內地拓展。
施家倫認為,政府要發展電子商務,就需要做好相關配套,當中人才培養亦是關鍵一環,澳門在這方面的發展較為落後,與內地政策接軌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阻礙,不利青年人開拓電商業務及開發網上產品和業態,業界期望政府未來能夠加強有關培訓,助力中小企將產品更好進行推廣。本澳要做好跨境電商發展,助力中小企業經營改革,施家倫建議,政府可透過粵澳合作有關專責小組,進一步處理難以享受公域流量進行銷售、貨品上架困難等情況,進一步助力澳門品牌進入內地大型市場。而人才培育方面,施家倫認為,隨著內地整個網紅產業鏈發展成熟,政府可推出政策引導本澳青年投入有關行業發展,進一步研究培育澳門本地直播買手人才,支持企業透過吸引人才拓展跨境電商業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