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伴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體化進程不斷加速,珠海接連發佈便利港澳居民來珠發展的政策措施,如果將這些文件匯總在一起究竟有多厚呢?11月12日舉行的第十一屆珠澳合作發展論壇揭開了答案:《便利港澳居民在珠海發展60項措施》發佈,近13萬字、286頁厚厚的一本政策匯總,傳遞出珠海推動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決心。
作為唯一陸橋同時與港澳相連的城市,珠海如何將現有的交通區位優勢,轉化為吸引港澳居民來珠海發展的優勢,打造成為港澳融入內地的“橋頭堡”?圍繞這一熱點,南都記者採訪了多名專家、業界人士。
現狀
超過12萬澳門居民已辦理珠海居住證
伴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持續推進、珠澳融合不斷深入,珠海在吸引港澳居民,尤其是澳門居民方面取得了哪些進展?
此次論壇亮出了“成績單”:目前,已辦理珠海市居住證的澳門居民超過12萬人,占澳門居民總數的17.6%。澳門居民參加珠海城鄉居民和企業職工養老保險人數、參加珠海基本醫療保險人數,以及在珠海購房置業人數三項指標都超過了4萬人。
越來越多港澳居民在珠海辦理居住證、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的背後,除了珠海快速發展,提供了不遜色港澳的優質環境,也離不開大量便利政策的陸續推出。
以社保為例,自2019年7月1日,珠海市在全國範圍內率先開展常駐橫琴非就業澳門居民,參加珠海社會保險的試點工作後,來珠海辦理社保的澳門居民呈“井噴式”增長。
珠海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主任張國斌披露,目前澳門居民在珠海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有3.21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有2.79萬人,分別比2020年年底增長了144%和158%。珠海財政每年投入6200多萬元,澳門居民參加職工養老保險的人數達到了1.07萬人,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有1萬人,分別比去年年底增長了70.3%和37.5%。
與此同時,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優質生活圈的建設,港澳居民及企業在珠海購房創業、生活同樣已成規模。珠海市不動產登記中心主任劉晨光介紹,從目前的統計來看,2015年到2021年,基本上每年港澳居民在珠海購置的住宅大概千餘套,辦公商業近300套;從2018年到2021年的6月份,港澳居民在珠海購買住宅大概是1.28萬宗,非住宅是1.33萬宗。
一連串看似簡單的數據背後,是成千上萬個港澳居民來珠海發展的生動見證。發佈會上,珠海市台港澳事務局局長鄒樺形容“珠澳兩地已大踏步邁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發展階段。”
進展
60項措施“覆蓋面廣、實用性強”
作為本次論壇最大的亮點,《便利港澳居民在珠海發展60項措施》正式發佈。
珠海市台港澳事務局副局長黃遠鴻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全市39家單位共同參與了60項措施的制定工作,召開三輪意見徵詢會,僅實施細則就編制了13萬字,力度應該是空前的、從未有過的,體現了珠海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優質生活圈的誠意、力度和決心。通過這些措施旨在吸引更多港澳的居民到珠海來發展,推動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黃遠鴻介紹,60項措施是珠海通過一年的工作實踐,將過去實施並且行之有效的,以及這一年創新開展的工作措施匯總成冊,涵蓋港澳居民在珠海居住生活、就學就業創業、科技創新發展、經貿交流合作、社會文化教育交流等五方面。“相信隨著相關系列措施的發佈,會有越來越多的港澳居民到珠海來發展,港澳居民到內地發展的道路將會越走越寬,發展將會越來越好”。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僑聯副主席、澳門中華總商會副理事長劉藝良的評價是“覆蓋面廣、實用性強”。
以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為例,60項措施將“促進珠港澳科技創新合作”獨立成章,提出支持珠港澳高校、科研機構、企業合作開展科技創新項目;積極協助港澳居民申報各類國家基金項目;加強珠港澳高校產學研協同發展;支持培育在珠港資、澳資高成長創新型企業(獨角獸企業);給予港澳高新技術企業資格認定及相應待遇……
香港珠海商會常務副會長陳于峰則主要關注支持青年創新創業的內容。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港澳青年創業創新就業方面,其早前進行過一些研究,並向珠海市委市政府提了很多建議。“而這一次發佈的60項措施,基本上把我們的建議都融入進去了,方方面面都相當的完善。”
陳于峰表示,珠海最大的優勢是環境優勢,硬件很好,包括城市的規劃、建設等,這次發佈的60項便利措施,彌補了軟件方面的短板,為港澳青年創業就業、學習等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和舞臺。
未來
便利口岸通關、加大政策宣傳成熱點
“便利口岸通關”“加大政策宣傳”,成為南都記者在論壇採訪上最常聽到的兩個關鍵詞。
劉藝良表示,珠海與澳門一直都很密切,兩地唇齒相依,從吸引港澳居民的角度來看,珠海最大的優勢是地理位置優勢,珠海處在一國兩制的交匯點。目前,珠澳已經有7個口岸,口岸密度很大,未來需進一步密切口岸通關、便利通關,在新冠疫情常態化防控下,珠澳兩地應加強疫情防控的合作,兩地的防疫標準要更加對標,充分發揮好粵澳、珠澳聯防聯控機制,便利影響兩地居民跟企業往來的一系列措施。
除了期待口岸通關進一步便利化,劉藝良也希望面向港澳居民加強政策宣傳。他說,此次發佈的60項措施彙編成厚厚的一本書,裏面有很多驚喜,措施很具體很詳細。過去,珠澳兩地因文化差異、法律差異、理念差異等,很多事情澳門居民不知道從何入手,此次發佈的60項措施中都有很強的指引,甚至用一些表格讓大家瞭解相關措施,由哪個部門對口負責,及聯繫人、聯繫機構的電話等,希望珠海加大宣傳,通過媒體、網絡、新媒體等各種渠道,讓港澳居民瞭解政策,理解有關的措施,同時做好內部培訓,讓政府有關的機構都能熟悉這60項措施。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五屆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澳門特別行政區非高等教育委員會委員、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會長吳小麗除為60項措施點贊,同樣關注政策宣傳。
“政策從發佈到真正落地,多多少少會碰到一些阻礙,比如可能不少人不太理解,不知道應該怎麼執行,希望多一點宣傳,不管是對澳門居民,還是珠海的一些部門,都要多瞭解60項措施及其操作,做好新政策落地的研究”,吳小麗說。
吳小麗表示,珠海離澳門很近,從澳門一些社區到珠海步行不到5分鐘,很多澳門居民都喜歡珠海,其中既有交通便利的原因,也有歷史的原因,很多澳門居民放假也都喜歡到珠海拱北逛街,這已經成為不少澳門居民的生活習慣,接下來需要珠海做好宣傳,讓更多澳門居民或是香港居民瞭解政策,比如瞭解珠海不同行政區、街道辦的工作職責,遇到什麼問題可以找誰去解決。
(來源:南方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