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十六日行政長官賀一誠在立法會引介的特區政府二零二二財政年度施政報告,涉及澳門會展業發展的內容較多。不僅在“二零二一年施政工作回顧與總結”中,有“會展業穩步發展,策展辦展專業水平及信息化程度持續提升,輻射、聯動作用逐步加強”,而且在“二零二二年施政重點”中,有“優化投資者‘一站式’服務流程,增強會展活動與招商引資工作的聯動性,提高以展招商的成效”“根據國家發展戰略,結合粵港澳大灣區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發展機遇,加大力度發展以中醫藥研發製造為切入點的大健康產業、現代金融、高新技術、會展商貿和文化體育等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新興重點產業較快發展”“加強旅遊業與會展、體育、電商及文創等關聯產業的互動發展,推動大健康與旅遊業深度融合,協同創新旅遊產品,促進旅遊業提質發展”“推動會展業專業化和市場化發展。強化會展專業化與招商工作,搭建會展跨界平臺,加強產業聯動效應。藉‘澳門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舉辦十周年,向國際會展組織申請展會認證。多方面支持會展業,持續落實、檢視及優化會展業資助制度。拓展線上會展,提升參展成效。強化會展引領投資作用”等多項工作部署。
此次引介的施政報告是以賀一誠為特首的第五屆特區政府的第三份施政報告。在第五屆特區政府的第一份施政報告即特區政府二零二零財政年度施政報告中,僅有兩處提到了會展業,即“特區歷屆政府多年來在推動經濟多元發展方面作出了努力,但成效並不明顯,新興產業佔整體經濟的比重依然偏低,政府致力推動的會展業和文化創意產業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重均不到百分之一,而博彩業的比重仍高達百分之五十”“推動會展業的專業化和市場化,著力引進和培育具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品牌會展”。在第二份施政報告即特區政府二零二一財政年度施政報告中,有四處提到了會展業,即“加強旅遊業與關聯產業的互動發展,深化旅遊業與會展業、文創產業、中醫藥產業的跨界融合”“推動會展業專業化和市場化發展。引進更多優質大型國際性會展項目,組織企業線上線下參加境外會展活動,促進會展業與其他產業聯動發展。開展國際會展認證及職業技能培訓課程,助力會展業界提升競爭力”“推動科技創新與旅遊、金融、會議展覽、文化創意等產業融合發展,不斷培育發展新動能”“與泛珠各兄弟省區加強在經貿、旅遊、中醫藥、會展等方面的合作,並攜手拓展葡語國家和歐盟市場”。現在的第三份施政報告則提及會展業的次數更多。特區政府在二零二二財政年度施政報告中還表示,要“積極培育和發展適合澳門發展的產業,致力構建適度多元及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結構”。施政報告的文字表述是特區政府反復推敲、字斟句酌的結果。第五屆特區政府在施政報告中越來越多地提及澳門會展業,顯示特區政府可能越來越認識到了會展業的“輻射、聯動作用逐步加強”,會展業是“適合澳門發展的產業”,會展業發展對澳門經濟發展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特區政府在思想上越來越重視會展業發展,對促進澳門會展業發展是一件大好事。但可能也要看到,會展業也是一門具有高度複雜性和技巧性的產業,不是僅靠“思想上重視”就一定能夠促進會展業發展的。例如對於此次施政報告中所部署的“增強會展活動與招商引資工作的聯動性,提高以展招商的成效”“加強旅遊業與會展業的互動發展”“推動會展業專業化和市場化發展”“強化會展專業化與招商工作,搭建會展跨界平臺,加強產業聯動效應”“持續落實、檢視及優化會展業資助制度”“拓展線上會展,提升參展成效。強化會展引領投資作用”等,都不僅需要“思想上重視“,也需要有合理、有效的方法來加以落實。“方法”上的問題不解決,“思想”上再重視,也可能會是“事倍功半”,投入巨大而收穫甚少。現在特區政府在思想上進一步認識到了澳門會展業發展的重要性,接下來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要能夠找到務實有效地促進澳門會展業發展的措施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