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二〇一九年之前」出版報紙 及 實時發佈之即時資訊
 
 
民建聯籲檢視輕軌定位符公共利益

2021年11月4日    即時資訊


【本報訊】輕軌作為本澳未來交通發展的一環,但自投入營運以來先後出現諸多問題,為社會詬病。民眾建澳聯盟副理事長、離島社諮委副召集人吳超偉認為,政府有必要深思及評估輕軌未來的定位及方向,以符合社會發展和公共利益。

吳超偉表示,輕軌工程於二O一二年動工,耗時近八年時間,二O一九年於超資的情況下完成氹仔段,但自營運以來先後出現多次故障,引起社會高度關注。根據審計署《輕軌系統第四階段》報告顯示,建設部門對於整個項目事前、事中、事後的風險評估不足,監察及通報機制形同虛設,並多次出現後知後覺的情況,令人詫異。

他稱,留意到報告當中提及石排灣延伸線及橫琴延伸線的預算開支分別是二十四點六九億及七十四點五三億。有關預算與早前官方公佈的石排灣線造價最高約十億多、橫琴線逾三十四億六千多萬有較大差距,擔心工程開展後,會再次出現費用不斷追加的問題,在現時財政資源緊縮的情況下,使公共利益受損,促請相關職能部門必須對預算籌劃及實際執行作出嚴格把關,避免重蹈覆轍

他補充,翻查輕軌網站資料,二O二O年全年平均搭乘人次約二千八百八十三人次,二O二一年(一至九月)平均搭乘人次約一千九百八十九人次。從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來看,仍有待提升,建議建設部門應汲取氹仔段的經驗,研判橫琴線上設立口岸站點經濟,考慮引入免稅店的可能性,增設商店及引入廣告收益等元素,豐富口岸站。此外,未來的各站點也必須引入可帶來經濟收益的設施,即使短期內或未可達至收資平衡,但長遠來說可減輕公帑支出。他更提到,氹仔段的活化在於媽閣站的連接,必須加快其建設及盡快投入營運。最後,輕軌現時人流稀少、搭乘金額較貴,建議當局考慮下調乘車費用,以增加居民搭乘之誘因。

 


 
<<上一篇    下一篇>>     << 返回即時資訊
 

 

新聞出版局登記編號 336號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承認之法律有效刊物

第一版
第二版 第三版 第四版
2022年12月29日 第763期 共4版
 



澳門會展經濟報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0 macaucee.com.mo,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澳門羅理基博士大馬路600E第一國際商業中心1005室 

Add︰No. 600E, AV. Dr. Rodrigo Rodrigues, Edif. First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enter. Room 1005, Macao

   電話 Tel︰8532870 5239        傳真 Fax︰8532870 5548       Email︰macaucee@yahoo.com.hk

web site traffic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