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外地參加論壇活動,前來接站的是主辦方臨聘的會展專業大三學生。我們在乘車去酒店的途中交談,問及學習狀況,答曰:很迷茫。
說出迷茫,尤其是面對會展業者,學生毫無掩飾,可見其坦誠。
我反問了一句:如果你在學校問下其他專業的學生,他們是不是迷茫,估計答案與你差不多。他想了一會,點頭稱是。
這種迷茫,在學會展專業的大學生中,特別是在大三、大四的學生中十分多見。而有志于會展業,打算畢業後入行大展拳腳者,這些年來較為少見。
為何迷茫?可做一番分析:
高校畢業生無論是高職、本科、研究生(哪怕讀到博士後),只要不想“躺平”變成“啃老族”,就要找工作就業,即進入社會某個行業的某個單位上班。在找工作前,所有人都會迷茫一陣:為何去何從的選擇而迷茫,為選擇後的諸多不確定性而迷茫。這種迷茫很正常。
會展專業學生的迷茫,除畢業生普遍存在的迷茫之外,似乎更多表現為對從業會展的迷茫!這個問題並非正常,故有具體分析的必要。
在我看來,導致學生產生專業性迷茫的原因有三:
一是,反感從事銷售。因會展機構招聘新人多是做銷售,而讀了“會展經濟與管理”本科專業的人,難以接受成天打電話、招攬客商參展的業務工作,認為“掉份”,心生抵觸(高職畢業生一般不反感做銷售)。
二是,嫌收入偏低。大學生入職會展主辦方,一線城市的月基本工資一般5000元左右(包括跨國公司在內),二線城市一般3000元左右,這與月入8000元左右的期待落差太大。如以大城市生活成本衡量,入行會展業新人的基本工資水平確實不高。
三是,會展業用人需求並不旺盛。由於開設會展專用的高校近300所(其中,本科院校80餘所),但依靠智力服務、並非人力密集型的會展業,不可能大批量招募新人。在招聘方式上,會展機構的“社招”多於“校招”。
以上原因是客觀存在。但高校其他專業如財會、營銷、人力資源、工商管理、國際貿易、新聞、傳媒等專業多有類似情況,為何學會展的本科大學生的迷茫如此嚴重呢?
據我觀察(包括接觸實習生和高校老師),還有以下原因值得深思:
一是,課堂教學熱衷於會展策劃,學生熱衷於參加策劃比賽,以致學生以為會展業缺乏策劃人才,並以為做策劃就是做管理,才是“高大上”的職位。就業現實卻是做銷售,理想與現實脫節。而其他專業在教學上沒有這種誤導,畢業生對於就業後做什麼是清楚的,心理上有承受力。
二是,高校會展專業並非理論研究型專業,而是應用型專業。這一定位決定了會展專業在傳播專業常識的同時,必須重視專業技能的訓練。而專業技能的訓練僅靠課堂教學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只有通過實習才能有效獲得。
目前,高校的管理制度及教學計劃不利於學生在校期間的實習安排,不適合會展機構使用實習生的需求(寒暑假實習和大四的實習效果很差,在展會現場當志願者學不到專業技能)。由於缺乏專業技能,畢業生入行後難以頂崗履職,以致用人單位認為學會展專業與不學會展專業的畢業生區別不大。在會展業,從優秀實習生中招聘員工,是普遍性做法。
三是,中國高校創辦會展專業已快20年,但該專業的畢業生在會展機構中成長為中高層管理者的確實不多。有的高校辦學多年,畢業生中幾無本專業的標杆人物。在校生缺乏榜樣引導,從業熱情難以引燃。而其他專業的畢業生中小有成就或卓有成就者較多,在校生學有榜樣(尤其是本校的榜樣),許多學生會首選在本專業就業。
以上分析涉及會展專業教育。這些客觀存在的問題,加深了學生專業性迷茫的情緒。
如何破解或緩解會展專業大學生的迷茫,我認為要著力於兩方面:
一方面,高校要淡化策劃教學,尤其不要宣導“做策劃”就業。可將會展項目市場營銷作為教學重點,強化實操、實戰、實用的專業技能訓練,按技能型、應用型、綜合型(國務院2015年15號文件要求)方向培養學生。同時,高校要探索學生實習的路徑,至少應鼓勵一部分熱愛會展業、動手欲望強的學生,允許他們在大二就找機會走出校門去做實習生,實習時間不應少於3個月,而且應參與一個具體的會展項目,並在其中承擔一份具體的業務工作。而支持優秀學生實習與樹立本專業成才榜樣(如評選傑出校友)具有邏輯關係,這對於穩固與提升高校會展專業的地位也大有裨益。
一方面,會展專業的大學生應改善認知:
一是,做銷售入行並不“掉份”,而且益處多多 | 因為所有行業都要做銷售(即便是當公務員,有時也要做銷售,如招商引資)。做銷售,是瞭解市場的最佳途徑。做銷售,也是驗證自身能力的最好崗位。不瞭解市場,缺乏銷售能力,做哪個行業都難以晉職。與做營銷相比,做銷售相對容易。而且做銷售能幹的人,收入增加很快。
二是,薪資水平衡量員工的能力,而能力首先是業務技能 | 入職會展業的基本工資收入,如不包括銷售傭金(業務提成)、獎金,一般不會太高。金融、律師、廣告、媒體、旅遊業大都如此。如果新人在入職一年後仍然不能獨當一面完成業務工作,收入確實難以提高。這就是為什麼強調業務技能重要的原因。
三是,會展專業是就業寬泛的專業 | 會展專業是跨學科專業,凡與組織群眾性活動的有關單位,凡組織活動需要市場營銷的事項,都可以成為會展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去向和用武之地。我的實習生(全部是武漢高校會展專業的在校生)既有在會展公司上崗的(包括入職上海、廣州、深圳、長沙等地會展公司),也有在廣告、媒體、貿易、製造業公司、政府機構就職的(其中,有學生就職于出版社,主要從事會展教科書的編輯工作)。我認為,這些學生都可算做學以致用。
四是,會展業是人才聚集的現代服務業 ,而非人力密集的傳統服務業,因而稱為高端服務業。長期從業會展的人,大多認為此行不錯,很少在校生的所謂迷茫。不瞭解會展業,不熱愛會展業,不願意從業務崗位做起,就難以在這個行業鍛煉成為中高端人才。其結果是,學習其他專業的大學生將在會展業如魚得水,脫穎而出,而學習會展專業的只好在迷茫中與這一“小而美”的行業失之交臂,並漸行漸遠。
(來源:張凡的會展洞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