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澳合作區首場媒體介紹會
【本報訊】9月13日,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出席《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首場媒體介紹會,介紹《總體方案》中關於管理體制、法律體制、社會民生等方面工作,並回答媒體問題。另出席本次媒體介紹會的還有行政法務司司長辦公室顧問吳子健、社會文化司司長辦公室顧問羅灝芝、社會工作局局長韓衛和法務局副局長鍾穎儀。
9月13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媒體介紹會在政府總部舉行。本次介紹會主要圍繞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管理和法律體制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管理社會民生,這兩方面的工作內容。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管理和法律體制
《總體法案》明確合作區四大戰略定位,分別為促進澳門經濟多元發展新平台、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新空間、豐富“一國兩制”實踐新示範、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新高地。
合作區將實行制度創新,即管理體制創新和法律體制創新。
管理體系創新方面,粵澳兩地將共商共建共管新體制。新體制主要為管理委員會、執行委員會、廣東省委和省政府派出機構、收益共享機制、常態化評估機制。
管理委員會
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領導下,粵澳雙方聯合組建管理委員會,管理委員會性質為決策機構,職權範圍為重大規劃、重大政策、重大項目、重要人事任免。管理委員會實行雙主任制,雙主任分別由廣東省省長和澳門特區行政長官擔任,另外澳門特區委派一名常務副主任,粵澳雙方委派其他副主任。
執行委員會
執行委員會為管理委員會下設機構,執行委員會性質為執行機構,主要負責執行管理委員會的決策,向管理委員會報告和建議。執行委員會職能包括國際推介、招商引資、產業導入、土地開發、項目建設、民生管理等。執行委員會的主要負責人由澳門特區政府委派,廣東省和珠海市將派人參加。
廣東省委和省政府派出機構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將上升為廣東省管理。合作區內將成立廣東省委和省政府派出機構,廣東省委和省政府派出機構主要職能為國家安全、刑事司法、社會治安等工作的屬地管理職能,將會配合管理委員會和執行委員會推進合作區開發建設。
收益共享機制
合作區內實行收益共享機制。2024年前投資收益將全部留給合作區管理委員會支配,主要用於合作區開發建設。中央財政會對合作區給予補助。
法律體制創新方面,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將適用內地法律法規,遵循憲法和《基本法》法律框架下,逐步構建民商事規則銜接澳門、接軌國際的制度體系。
粵澳雙方將磋商研討,制定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條例,充分利用珠海經濟特區立法權,根據授權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變通規定,制定趨同澳門的規則體系。加大賦權力度,以清單式申請授權。並就需調整的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規內容,會按程序提出議案,經授權或決定後實施。
法律法規創新
將加強粵澳司法合作和交流,提供高效便捷的法律和司法服務,建立完善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粵澳雙方亦會不斷研究拓展橫琴新區人民法院的職能。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社會民生工作內容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方案》奠定了相關服務體系對接的基礎,訂明以2035年高效運轉為目標。將更有利於粵澳兩地持續探索社會民生領域合作的新機制、新模式,為澳門居民拓展更廣闊生活就業空間,迎接新的機遇。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社會民生工作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社會民生工作,主要分為“澳門新街坊”項目、醫療、教育、社會服務和社會保障四大方面。
“澳門新街坊”項目
集居住、教育、醫療、社會服務等功能於一體,預計可為約1萬名居民提供舒適的生活空間,並提供對接澳門的民生服務配套,包括設立參照澳門衛生站規模建設的衛生站,參照衛生局資助非牟利機構西醫門診的服務模式運作,為澳門居民提供免費的社區醫療衛生服務;建設一所以優先錄取澳門居民就讀且學歷與澳門等同的學校;設置家庭社區服務中心、長者服務中心,向居民提供多元化服務。“澳門新街坊”項目的開發及規劃將由澳門都市更新股份有限公司負責。
合作區醫療服務方面
《總體方案》同時訂明支持澳門醫療衛生服務提供主體於以獨資、合資或合作方式設置醫療機構;允許指定醫療機構使用臨床急需、已在澳門註冊的藥品及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以及允許使用臨床急需、澳門公立醫院已採購使用、具有臨床應用先進性(大型醫用設備除外)的醫療器械;將研究共建區域醫療聯合體和區域性醫療中心,增強聯合應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能力。此外,具有澳門等境外資格的醫療領域專業人才依法取得境內執業資格。
合作區教育服務方面
目前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已在新的教育範疇基金的行政法規草案增設了條文,為日後在“澳門新街坊”項目下開辦的學校提供資助方面創設條件。同時為在相關學校就讀的澳門學生創設優惠政策,支援其學習所需費用。
社會服務和社會保障方面
在合作區工作、學習、生活或養老的居民,仍可享受大部分澳門的社會保障,並同時受惠於兩地社會保障政策,獲雙重保障。按澳門現行的雙層式社會保障制度,以累算權益和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可享受澳門的社會保障。此外,澳門居民已可按規定參加珠海市基本醫療保險計劃,特區政府並為協助澳門居民無障礙加入內地醫保,向合資格居民提供津貼,補貼其個人繳納的費用;同時,亦可根據2020年實施的參加社會保險暫行辦法,參加內地多項社會保險,依法享受相應的待遇。至於養老保障方面,現時長期居住於內地的本澳長者,已可透過各項可攜的福利措施,包括在符合相關規範的前提下,繼續領取經濟援助、養老金、敬老金及非強制央積金政府撥款等;還可利用現有的便利措施辦理有關服務,包括透過銀行轉帳便可於內地收取有關款項,亦可透過粵澳在生證明協查合作計劃或今年起推出的一戶通手機應用程式便捷辦理在生證明等。
特區政府將按《總體方案》政策框架,持續研究推出相應措施,在逐步建構民商事規則銜接澳門制度體系的基礎上,有序推進各項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的有效對接。同時,將按照《總體方案》設定的階段性目標,推動方案的落實,讓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在2024年實現與澳門有序銜接、2029年將更加完善、2035年高效運轉,共同做好建設及發展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