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說在澳門特區成立之初,特區政府就已將會展業定為澳門應大力發展的新興產業之一。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二零零三財政年度施政報告》中,就有“我們將進一步創設機會,透過走出去和請進來雙結合的方式,並結合我們正積極推動的會展產業,努力構建各種合作平臺”“擬在經濟局設立研究產業政策和推動產業發展的部門。……與其他範疇配合,共同支持和鼓勵科技產業、會展業等行業發展”“將加強‘會展及獎勵旅遊’的軟硬件建設,同時結合其他配套旅遊項目,向海內外積極推廣”等表述。可見當時的特區政府就已經明確會展業是澳門重點發展的新興產業之一。特區政府在當時之所以會選擇會展業作為澳門重點發展的新興產業之一,除了澳門在城市形象、配套設施、基礎條件等方面相對比較適合會展業發展之外,會展業對其它相關產業所具有的顯著帶動性可能也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由於舉辦會展活動會帶動相關酒店、餐飲、零售等行業的消費,此次疫情前國際主流觀點是認為會展業對酒店、餐飲、零售、旅遊等其他相關產業,總體大致能產生“一比九”的帶動效應,因此會展業除了能夠在場地和攤位租金、廣告宣傳、人員聘用等方面產生直接效益之外,所產生的簡介效益一般會更為可觀。澳門會展業的情況也是如此。有業界人士就曾認為:本澳會展業發展質量不斷提升,拉動酒店、餐飲、物流、宣傳、民航、零售、旅遊等十多個行業,也吸引了更多高端商務旅客來澳;會展業還為澳門社會提供了大量的就業職位;另外特區政府近年來加強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及中醫藥產業發展,澳門會展業亦以會展活動為平臺,強化對新興產業的宣傳推廣,配合上述新興產業發展;澳門會展業在多方面推動著本澳的經濟適度多元。有特區政府官員也曾公開表示:本澳陸續舉辦的很多大小型的展覽,將會是吸引旅客來澳的一大亮點,澳門不能單靠博彩業,特區政府正重點推廣其他多元發展,除了文化遺産、産品多元化等,會議展覽業會是政府著重推廣的吸引遊客的一個重要元素。二零二零年五月三日在慶祝全球展覽日之《重啟會展業的全球框架指導》講解會上,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在致辭中表示:“期望本澳會展業界能夠繼續堅定信心,創新求變,開拓進取,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按照會展業未來的發展定位,進一步發揮好‘以會帶展,以展帶客’策略,深耕會展業,爭取更多國際知名展會落戶澳門”。李偉農所說的“以會帶展,以展帶客”策略,也是想利用會展業的顯著帶動性,來拉動澳門整體經濟發展。
但是此次席捲全球、至今仍在世界多地肆虐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不僅給整個人類社會造成了重大的生命和財產損失,也給世界經濟造成了重大傷害。而對於會展業這種“人群聚集性產業”,所帶來的打擊則更為明顯。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各地的很多大型會展活動,都被迫取消或推遲,或被迫改為線上舉辦。澳門的情況也是如此。例如此前在澳已成功舉辦多屆、已成為澳門大型知名品牌會展活動之一、原計劃今年八月五至七日在澳舉辦的“二零二一年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就是因為八月三日本澳一學生因境外旅行導致一家四口被確診感染新冠肺炎,被迫取消了所有線下活動,包括綠色論壇及展覽等活動,只保留了線上展覽以及雲配對等線上活動。雖然“二零二一年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因為是在線上舉辦的,該展覽對酒店、餐飲、零售、旅遊等行業的帶動性就基本消失了,實際效益與原本的預期效益相比下降了很多。
持續不退、且時而反復的疫情也在促使本澳會展業界人士積極思考澳門會展業未來的發展之路。日前有業界人士就認為:會展業作為特區政府重點培育和著力發展的行業之一,時下互聯網高速發展,數位化轉型已成為會展業的必然趨勢,建議政府帶領業界前瞻新時代的線上會展業態模式,加快建設“3D建模技術+VR全景技術”線上虛擬展會進度步伐,豐富和提升澳門經濟內生增長動力,為未來經濟復甦、社會持續發展儲備更多能量和條件。
確實隨著互聯網、物聯網、3D投影、VR全景等相關技術的發展,線上會展已越來越普遍;而此次疫情的爆發,更是助長了線上會展對現下會展的替代。另外無論新冠疫情在何時能夠得到完全控制,在未來線上會展都很有可能會對線下會展形成現在的網上零售對實體零售那樣的衝擊。在新冠疫情得到完全控制後,澳門的線下會展活動還會恢復,會展業對其它相關產業的帶動性還會顯現出來,但很可能會因為受到線上會展發展的影響,會展業對其它相關產業的總體帶動性會明顯下降。對這一點,本澳相關業界也應有清醒的認識。應重視分析和認識互聯網時代會展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迎合時代的發展潮流,做出與時俱進的調整,才能更好地利用會展業的特點,推動會展業自身乃至澳門整體經濟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