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安哥拉投資環境及投資機會工作坊於7月24日在中土大廈19樓澳門商務促進中心多功能會議廳舉辦。活動吸引了超過80位來自澳門、珠海及佛山等地工程、旅遊、銀行、展覽、零售及物流貨運等經貿機構代表、企業家和投資者參加。期間,與會者了解了安哥拉的投資環境及投資機會,並聽取了與安哥拉進行了多年貿易的企業分享經驗。
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代主席劉關華、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澳門)常設秘書處秘書長常和喜、佛山市貿促會、澳門付貨人協會、國際葡語市場企業家商會、青年企業家協會、澳門建造商會、澳門金業同業公會、廣東省粵港澳合作促進會及澳門佛山社團總會代表等嘉賓出席了工作坊。
本次工作坊由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與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澳門)常設秘書處合辦、佛山市貿促會支持,邀請了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澳門)常設秘書處安哥拉派駐代表白敏龍擔任主講嘉賓,推介安哥拉投資環境市場商機。目的是為彰顯中葡商貿合作服務平台功能、深化區域經濟合作,協助澳門中小企業及鄰近地區企業多了解葡語國家市場。
貿促局代主席劉關華在工作坊上指出,中國與安哥拉經貿發展迅速,中國已成為安哥拉第一大貿易夥伴,同時,安哥拉也成為中國在葡語國家中第二大貿易夥伴。雙方經貿互補性強,在電力、鐵路、農業、製造業、基礎設施等領域的合作潛力巨大,可透過發揮澳門作為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服務平台的獨特優勢。貿促局近年亦常規地組織澳門及內地企業到安哥拉交流,尤其是參加“羅安達國際貿易博覽會”(FILDA)及“中國與葡語國家企業經貿合作洽談會”。另一方面,安哥拉商務部及安哥拉工商協會已成為“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及人才信息網”的官方合作單位,希望為更多當地企業與中國及澳門企業拓展交流和合作機會。
王毅稱, 公司自2008年開始和澳門貿促局合作以來,貿促局在多個方面給企業提供了幫助,如疏通與當地政府部門的關係、從澳門引進葡語人才等等。該公司為民營企業,主要生產及銷售卡車,皮卡,特種車(如運水車、運油車), 2007年和2014年兩次投資共計1900萬美元。未來計劃向周邊國家拓展,如剛果、納米比亞等。他稱,選擇安哥拉投資是因為該國經濟活躍,但是門檻比較高,因此競爭不激烈,且符合企業的定位。他建議,企業在葡語國家落地生根,實現“本地化”十分重要。如他銷售的汽車就建立了雙品牌制,引入中國品牌,也在當地建立品牌。此外,還要做好售後服務。他認為, 澳門貿促局、中葡論壇雖然提供了很多幫助,但更重要的是企業家能動起來,“抱團”走進非洲,好好挖掘當地的巨大發展潛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