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響應“2015澳門環保週”,日前澳門中華新青年協會與環境保護局合辦2015環保周系列活動之“綠色小城”環保參觀活動,透過帶領市民參觀路氹城生態保護區及澳門垃圾焚化中心,讓其了解本澳的生態及處理垃圾的情況,借此機會向市民傳達生態保育及“源頭減廢”的重要性,並通過交流討論會,加深其對本澳環保工作的思考。
是次環保參觀活動吸引了超過二十名市民報名參加,活動首先參觀路氹城生態保護區,在導賞員的帶領下觀賞生態區內棲息的雀鳥,認識紅樹林濕地生態系統和自然研習徑的植物,並欣賞生態區宣傳片,增加了參加者對生態區的了解,提高其生態保護及濕地保育的意識。隨後參加者到訪澳門垃圾焚化中心,中心工作人員透過短片介紹了本澳生活垃圾的情況和廠房的日常運作,並帶領參加者到廠房實地參觀,講解整個工序流程,讓其基本了解焚化中心的運作及每天產生的龐大垃圾數量。此外,中心工作人員還介紹了澳門環保基建設施的情況。
參觀結束後,一眾參加者就本澳的環保工作進行交流討論。有參加者表示,現時本澳的垃圾量逐年增加,採用焚燒形式處理垃圾並非長遠之計,政府應牽頭推動廢棄品回收行業的發展,拓展本澳廢棄品的回收管道,同時,社會大眾應反思自身的生活習慣,從根本上減少垃圾的數量,“源頭減廢”方為有效。新青協環保政策關注組成員陳昭怡在交流討論上表示,近年政府為減少膠袋使用,推出“無膠袋日”、“減塑有着數”等活動,對提高澳門居民的環保意識有正面作用。
陳昭怡指出,本澳環保工作能否取得更大的成效,取決於政府、業界以及市民的決心,建議政府多運用經濟、法律、教育等手段。她建議可考慮以用者自付為原則,多運用經濟手段去改變公眾的行為。如鄰近地區香港、內地早前已推出膠袋徵費,驅動市民自覺自備環保袋購物,減少使用塑膠袋的習慣,本澳可加以參考借鑑。她相信透過特區政府綜合手段和措施,定能推動更多市民把環保概念實踐在生活中,提高全民環保意識,最終改善浪費資源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