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每年佛誕節,澳門佛教總會聯同澳門佛教界各法師、17個團體,在議事亭前地共同舉辦佛誕嘉年華,大批善信前往參加浴佛儀式。主持浴佛儀式的釋健釗法師致詞時表示,希望透過節日的殊勝因緣,祈求世界和諧,人民均能得到幸福。釋健釗表示,活動籌得的善款將全數捐給澳門紅十字會,賑濟尼泊爾地震災區,體現人道救助精神。
今年“佛誕2559嘉年華”於本月25日下午4時假議事亭前地舉行浴佛嘉年華。浴佛儀式由佛教總會理事長兼大會主席釋健釗長老,澳門佛教總會秘書長蔣寧寧波車、普善佛堂住持釋寬靜大和尚,以及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澳門中聯辦副主任姚堅和行政會發言人梁慶庭、立法會議員陳美儀及大會副主席關偉霖等主持。
儀式開始前,全場來賓肅穆靜立合十,與蓮峰學校學生一起頌唱佛寶歌。釋健釗致詞表示,佛教是以釋迦牟尼佛的言教作為基礎,從而發展起一個博大精深的思想體系,但是其核心仍是以佛陀所說的教理為主。
他指出,倡導“宗教和諧理念”,促進各國的“民心相通”,人類有各種各樣的需求,人類出現的各種問題,其認識也是基本相通的。宗教對於真善美的呼喚,是統一的,對於人類的關懷是一致的,對於現世的關懷是一致的,名相上有差異,都是因應現實需要,自生分別而已。可以說,“善的意志”是各宗教“中道思想”的哲學主題;“圓融”是各宗教之間相互理解的手段;和平的“善願”是各宗教共同的目標;提升人生,過著善的生活,是各宗教倡導的生活態度;促進文明,是各宗教發展的基礎;建立和諧社會,是各宗教的當前目標。
釋健釗又表示,佛陀的教導不只是提升自己人格,同時亦要幫助別人走向快樂之路,因此菩薩道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更加是佛教的精華所在。而活動籌得的善款將全數捐給澳門紅十字會,賑濟尼泊爾地震災區,體現人道救助精神。
浴佛儀式後,現場嘉賓信衆踴躍上台浴佛,藉此洗滌心靈。隨後安排少林功夫表演。花城公園側的浴佛祈福法會,亦同設公衆浴佛環節,以及有少林功夫表演和攤位遊戲等,一同感受節日氣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