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十八大以來,中國在外交上奮發有為,戰略指導性和發展聯動性明顯加強,以“一帶一路”構想最為突出。
現實中最令人關注和亟待解決的問題是,“一帶一路”的抓手是什麼?應該從何處著手?
自“一帶一路”構想提出以來,各個地方政府十分積極。很多人把“一帶一路”更多理解為“優惠政策”或“重點項目”,認為“一帶一路”是一個世紀工程,意味著一系列投資龐大的工程項目,中央政府必然給予眾多“優惠政策”,甚至財政撥款,只要參與其中,就能獲得難得的發展機會。
筆者認為,30多年前的對外開放是以“優惠政策”和“重點項目”驅動,設立特區,爭取政策,運營項目,成了一些地方政府習以為常的執政思維。因此,在理解“一帶一路”構想時,不少地方沿襲這種想法,都希望在這個大工程中分得較大一塊蛋糕。毫無疑問,“一帶一路”的確需要一些規模龐大的工程項目,包含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政策調整、項目規劃等眾多內容。然而,這些項目在性質上是一些“示範項目”,帶有引導性的“種子工程”,不是以對外援助為核心,更不是所謂“中國版的馬歇爾計劃”,這是由“一帶一路”的基本區情所決定的。
與三十多年前的那一輪對外開放強調開放東南沿海地區不同,“一帶一路”在強調全方位開放的同時,更側重東北、西北和西南內陸地區和沿邊地區的對外開放,特別是側重與周邊發展中國家的互聯互通。對廣大內陸地區和沿邊地區而言,幅員遼闊,人煙稀少,基礎設施落後,經濟地理學規律決定了這些地區並非是資金、人才、服務所青睞的地區,重點項目和優惠政策在這些地區很難形成“增長極”效應。因此,“一帶一路”建設不應延續以往的“優惠政策”和“重點項目”驅動模式,必須另尋其他思路和抓手,制度創新應該是破解“一帶一路”難題的關鍵,主要基於三點理由:
首先,制度創新是治理“馬太效應”的“轉換器”。受經濟地理學規律的影響,“一帶一路”沿線地區面臨的最大問題是“馬太效應”。“一帶一路”既要善加利用“馬太效應”,讓資源和要素配置實現向沿線地區彙集,也要善於治理“馬太效應”,防止出現兩極分化。因此,要通過制度創新實現制度梯次搭配,塑造帶動沿線國家和地區發展的“增長極”效應。
其次,制度創新是增強地區發展吸引力的“發動機”。“一帶一路”的成功,取決於沿線地區的制度是否實現了創新,只有依靠制度創新,釋放制度紅利,增強該地區的國際吸引力。
再次,制度創新是推進機制化整合的“催化劑”。目前,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不是缺乏合作機制,除了大量的雙邊協調合作機制外,還有眾多多邊合作機制,在沿線國家已經形成密密麻麻的機制化網絡。如何依託“一帶一路”的構想,通過制度創新,推進現有雙邊、多邊以及次區域、次國家層次的眾多機制實現互聯互通,也是“一帶一路”努力的重點方向。
正因為制度創新蘊含著諸多優勢,“一帶一路”完全可以以制度創新為抓手,走一條制度驅動和創新驅動的發展新路。
(作者是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