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二〇一九年之前」出版報紙 及 實時發佈之即時資訊
 
 
自貿區將形成良性競爭的“改革錦標賽”

2015年4月7日    即時資訊

核心提示:當自貿試驗區從一個變成多個的時候,如何處理這些自貿區之間的關係便成了接下來改革開放要面臨的問題。

21世紀經濟報導

當自貿試驗區從一個變成多個的時候,如何處理這些自貿區之間的關係便成了接下來改革開放要面臨的問題。

作為長期關注自貿區發展並且給多個自貿試驗區進行過政策諮詢的學者,上海財經大學自貿區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波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專訪時將這樣的態勢稱為“自貿區改革錦標賽”。

而要保證這個錦標賽中的競爭是良性的,陳波認為,首要的解決方案是區域之間和板塊內部的自貿區主要政策一致,同時允許自上而下進行細則政策的制定。

良性競爭的 “自貿區改革錦標賽”

21世紀》:今年國家的自貿試驗區戰略開始迎來了“多子落地”,當上海、天津、廣東和福建四個地區同時推行改革試點的時候,區域之間會產生怎樣的競合?應該如何協調?

陳波:津閩粵三個自貿試驗區獲批後,由自貿區引領的改革和開放就將面臨區域之間和板塊內部的協調問題。我認為,首要的解決方案是區域之間和板塊內部的自貿區政策要一致。

自貿區的目標是建立一個開放環境下的現代市場經濟體制,其重要特徵就是政府競爭中立、政府退出市場,以市場機制來管理市場自己的行為,如果自貿區政策不一致可能導致區域“歧視”,最終會產生很多問題,等於用政府強力來建立一個虛幻的市場經濟體制。

比如說負面清單,各個自貿區不應該有差異過大的負面清單。法律不能政出多門,不然可能出現試驗出的成果,每個地方都說自己是對的,那麼到底推廣哪個?但是如果根據區域特色有微小的區別是允許的,根據區域內的產業特色在新的地方做開放的嘗試。四個區域的負面清單大體一致,保證總體的統一性,微調可以保證區域特色。

保證政策的統一性可以規避不同板塊向中央要不同政策,也可以避免板塊內部的園區向各自的最高領導要不同政策,從而規避歧視化和歧義性的政策。

政策的一致性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會形成多個自貿區的良性競爭,形成“自貿區改革錦標賽”。自貿區改革過程中的阻礙有很多,但是到底什麼會影響改革進程,這個並不明確。到底是前置的潛在的阻力,還是地方官員的不作為,或者是利益集團的阻撓?通過統一的政策建立良性的競爭則可以去掉地方官員不作為這個可能性。

另外,我們都知道自貿區不只是地方層面的改革,而是涉及部委的放權和改革,四個自貿區一起去申請改革的事情,阻撓會相對弱化,而潛在的風險也能夠共同分擔。

但是這所有的好處得以實現的前提是必須在大致相同的框架下進行試驗,不然沒有對比、沒有競爭,單純多幾個自貿區只是給中央增加監管負擔。

在大框架一定的情況下,細則可以允許不同。這就好比中央給定一個命題作文,怎麼寫是地方的事情,這才是真正的競爭。各個地方在同一個大框架下進行試驗,有很多東西可能還是重合的或者有相似地方,所以因地制宜地制定自己的細則性政策,而這些細則性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又有相互的可比性,這就是既強調了競爭,又保證了應對區域特色型經濟的發展。

21世紀》:地方不同的細則政策應該怎麼產生?

陳波:細則的產生應該是自下而上的,中央規定大方向,由地方通過與企業溝通、座談瞭解企業需求,來制定細則政策並且推出。

我們此前自貿區的試驗總是會問一句話,這東西能不能被複製推廣?但是作為地方官員來說,他無法回答在這麼小區域的試點能不能在960萬平方公里複製推廣。這樣的主題不明確,會導致改革的速度走慢了。

因此,我認為接下來要解決的問題是,明確自貿區是改革探索的主體,中央部委是複製推廣的主體,這兩個主體要分開。一個成熟市場經濟體制內的規律在小區域裏試點成功,如果不能複製推廣,那應該由複製推廣的主體來負責。目前的核心問題不是自貿區去做什麼,而是要找到制約自貿區自主創新探索的來源是什麼,把這些方面克服掉。

把自貿區作為改革探索的主體將涉及放權的問題,還有細則政策到底由誰來批准的問題。原則上來說,既然要進行改革,就必須給那個地方充分的信任和權力,既然選了這個地方進行嘗試,就應該充分地去放權,允許他們做試點。改革一定是有風險的,改革和風險之間要做一個平衡,如果選擇小區域內做試點,那必然就是重改革輕風險,如果在全國推廣,就是審慎的。但是在小區域這個風險可控的地方你還不放手,那麼你的改革就沒法推進了。

民資比重是判斷改革成功與否的最重要指標

21世紀》:在你看來,如何評判這些試驗田在這場“自貿區改革錦標賽”的成績?

陳波:我們以前一直有一個誤區,認為自貿區是對外開放的窗口,一定要大量吸引外資,如果外資沒有到,那就說明做得不夠好。我認為,我們要理解“開放倒逼改革”,開放是手段,改革是目的。因此,要用開放來倒逼國內先進行改革,換句話來說,考察自貿區做得好不好,外商投資是不是踴躍肯定要看,但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看民營企業占自貿區企業的比重與發展自貿區之前民資比重,以及和國家或者這個地區民資企業所占比重的區別。

建立現代市場經濟體制除了負面清單,還有政府要競爭中立,沒有政府的競爭中立,負面清單是沒有意義的。因此,需要給中國自己的民營資本以國民待遇,對國內的高度壟斷的企業,減除對他們的補貼,打開進入壁壘,例如金融、能源、服務業。

上面說的民資比重,如果明顯高了,說明這裏面的行業壁壘減少了。這是開放倒逼改革成功的明顯信號。由於是開放的,所以在這個區域裏我們也會看到外商投資的比例更大。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胡欣欣 劉東)

 
<<上一篇    下一篇>>     << 返回即時資訊
 

 

新聞出版局登記編號 336號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承認之法律有效刊物

第一版
第二版 第三版 第四版
2022年12月29日 第763期 共4版
 



澳門會展經濟報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0 macaucee.com.mo,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澳門羅理基博士大馬路600E第一國際商業中心1005室 

Add︰No. 600E, AV. Dr. Rodrigo Rodrigues, Edif. First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enter. Room 1005, Macao

   電話 Tel︰8532870 5239        傳真 Fax︰8532870 5548       Email︰macaucee@yahoo.com.hk

web site traffic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