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在上海落幕的中國家電博覽會可謂盛況空前。但筆者私下瞭解到,不同的企業卻對展會的效果評價不一。筆者認為,這主要是由於有的企業已經能夠輕鬆玩轉國際展會,但有的企業囿于經驗水平等原因,還沒有學會在國際化展會上展示自己。展會是個大戲臺,企業的戲唱得好才能獲得滿堂彩。而在互聯網時代,參展企業要想唱好這台戲,必須有互聯網思維:讓觀眾充分參與,積極地與觀眾互動,提升觀眾的參展體驗。
筆者自2013年起開始參加中國家電博覽會的新聞報道,且不說展會的面積、參展品類、展出的產品等等硬件內容,八卦一些說,筆者首先感覺到本屆展會的洋模少了。在往屆展會上,洋模仿佛是烘托產品和展場氛圍的“必備設施”,凡企業重點推介的產品旁,必然會有洋模巧笑嫣然。而本屆展會上,一些知名品牌的展臺氣氛火爆到被形容為“我在現場,卻看不到展商的內容。”筆者也感覺其人氣比週末的王府井(600859,股吧)更盛。在這些品牌的展臺,大多會有讓觀眾親自動手操作體驗及企業與觀眾互動的內容。比如在海爾展區,不僅佈局了龐大的創新產品陣列,同時,每一位觀眾都可以從守候在一旁的工作人員那裏瞭解產品的特性,並且親自動手操作。在展會首次設立的“未來@家智慧家庭體驗館”中,更是人頭攢動,智能家居控制系統、智能家居產品解決方案提供商Bordlink設立的智能家居體驗館外,等待進入的觀眾竟然排起了長龍。
但是,在如此熱鬧的現場,有的企業的展臺卻可以用門可羅雀來形容。這些展臺的展覽形式,大多還只是地攤式產品堆積。讓筆者印象深刻的是W3館的日順展臺,筆者剛剛跨進展區便立即感覺到了清淨肅穆,展區內所有的展品前都設置了安全隔離帶,工作人員一身深色西裝、手戴白手套、莊重地站在展品旁。筆者一時興起,想要留此存照,結果又發現展品後的白色背景板上標注的黑體字“禁止拍照”,而工作人員全都專注地看著筆者這個展區裏唯一的觀眾,於是筆者轉身離開。“你高冷,別怪我傲嬌。”觀眾們大概都是抱著這樣的心態離開的吧。
不過,筆者明顯感覺到,隨著中國家電博覽會的成長壯大,參展企業也從中學到了如何貼近消費者、如何更好地展示自己。比如空調大佬格力,2013年的展會上其巨大而空曠的展區,一面牆下豎立著不多的幾件展品,上方寫著“格力空氣能熱水器比傳統產品節能80%”;另一面牆是一個巨大的展板,上面刷著“熱烈祝賀格力集團2012年營業收入突破××××億元”的字樣,就像發了財的大佬,買下空蕩蕩的豪宅,只為宣告其雄厚的財力,生怕別人不知道,還要把自家的存摺也貼到牆上。2014年的展會上,格力的地攤式產品展示多少有了些生氣,不過筆者仍然遺憾地發現,其展出的冰箱被透明膠帶死死地封住。而今年格力的展臺雖然仍然缺乏互動的元素,但是展臺中佈置的智能家居場景已經有了鮮活的氣息。
一年一度的中國家電博覽會正在一步步邁向當年設立的目標:中國的CES。展會是個大舞臺,參展企業不僅展示了自己的產品,也在無形中宣示了自己對於“衣食父母”—消費者的態度。雖然不是每一位消費者都是技術專家,但是在這個消費主導市場的互聯網時代,企業不論有著如何領先的技術,不論在行業中處於怎樣的龍頭地位,都必須放下身段,傾聽消費者的心聲,瞭解消費者的需求,耐心細緻又深入淺出地向消費者講解自己的產品。我們希望在下一屆展會上,能夠看到有更多的企業能悟出這一道理。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趙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