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藝術博物館第5次組織本澳藝術家參與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由繆鵬飛代表本澳參展,展出主題為“路── 一個藝術家的冒險”。繆鵬飛今次參展的作品共有30多件,展覽希望呈現文化大革命下藝術家如何研究和實驗中西繪畫,展品中便有1件以木材構築的裝置作品,放置文革時期的日常生活物品,包括人民裝、糧票及小人書等。繆鵬飛說這些物品正折射文革年代如何壓抑他對西方藝術的研究追求。參展作品將於3月初運至威尼斯,5月9日正式在當地展出。
藝博館於本月12日下午3時假該館零層舉辦參展作品介紹會,由該館館長陳浩星、展覽作者繆鵬飛,以及策展人山中理繪介紹澳門展館之籌備情況與作品內容,並向媒體展示部分展品。陳浩星稱,“路”呈現的是一個發生於文化大革命背景下的故事:一位為了尋找東方繪畫出路的藝術家,冒險脫離大環境的主旋律,頂著不得安寧的內心與注定受苦難的命運,偷偷地進行虔誠的中西繪畫研究和實驗,漸漸地形成一個框架,也就成了他往後藝術實踐的路向。
展覧將以“特殊的年代”、“水滸系列”及“新東方主義之路”3部份合共30件套作品呈現,涵蓋了繆氏於文革時期在國內探索中西融合的實驗性繪畫,以及在移居澳門後至今最具代表性的繪畫及裝置;當中包括2幅大型抽象畫《爭衡圖》,與為配合是屆展覽創作的戶外裝置。此外,同場將播放去年底發表之紀錄片《繆鵬飛》,希望讓觀者了解繆氏探索“新東方主義”的歷程,並藉此引起相關討論。
繆鵬飛介紹表示,繆氏的作品形式是西方、現代的,但技巧是以中國傳統書法和繪畫為基礎,把東方的藝術精神與西方的抽象表現主義藝術自然雄渾地融合一體。作品不僅呈現了作者在哲學和美學思考上的深度,還有其在東西方文化研究沉澱的厚度。
據悉,藝博館自2007年首次參與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先後共展出14位本地藝術家的作品。是屆澳門展館展期為本年5月9日至11月22日,展館位於主場館入口對面,是參觀主題展覽的必經路徑,料將吸引世界各地眾多藝術界人士及藝術愛好者參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