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交通諮詢委員會(下簡稱“交諮會")兩工作小組於今日(23日)舉行今年首次工作會議,就三方面議題展開討論,分別是巴士服務評鑑指標計分方法及2014年第三季季報、《粵澳小型汽車駕駛證互認之社會觀點研究報告》及《時限性公交專道》,綜合具體內容如下:
一. 巴士服務評鑑指標計分方法及2014年第三季季報:
會上由巴士服務評鑑的執行評鑑小組簡介相關工作情況,並邀請各巴士公司代表列席,就評鑑工作提出意見。執行評鑑小組仍然依循5大項目共29項指標對巴士公司服務內容作出評鑑,2014年第三季新福利、新時代及澳巴階段性評分分別為73.2分、65.5分及70分,整體得分較2014年上半年有所上升,至於2014年下半年整體的最終評分將於今年第一季完成審核。綜合而言巴士公司認為,服務評鑑為巴士公司營運提供指引,有利於巴士公司提升服務,尤其針對評分較低的項目作出針對性改善,但認為部分指標的評分準則仍欠合理,如總班管理只有零分與合格區別,即使某條線路總班次已達99.9%,仍視為不合格,建議可按行駛百分比按比例給予分數,此外,部分指標的評分準則亦欠缺激勵性,與鼓勵公司持續改善的目標有所違背,建議應優化評分標準,並讓巴士公司代表參與評鑑工作。交諮會政策規劃及管理建設專責小組召集人高冠鵬認為,澳門巴士服務評鑑工作於2013年下半年才開始,現時已看到相關工作有所改進,相信通過評鑑團隊和巴士公司之間不斷的交流,相信最終能得到更切合澳門實際情況的評鑑制度。
二. 有關《粵澳小型汽車駕駛證互認之社會觀點研究報告》:
澳門大學研究小組代表介紹《粵澳小型汽車駕駛證互認之社會觀點研究》報告,是次研究以社團究單位,訂出6類社團作為研究對象,在2014年8月至10月共成功訪問了25個社團,當中有支持亦有反對意見,支持者主要認為措施能便利粵澳地地居民往來、有利於澳門經濟產業發展及能縮短排期報考澳門駕駛考試時間;而反對者則憂慮計劃會令澳門交通環境進一步惡化及加大黑工和過界勞工問題,大部分委員認同報告內容符合預期,但認為仍有欠統計數據,未能實際掌握社會對粵澳小型汽車駕駛證互認的支持情況。
有支持駕照互認的委員認為相關措施是可便利兩地居民的開放性政策,而且由於不涉及兩地車輛的往來互認,是擴大澳門生活圈的便利措施。而對駕照互認有所保留的委員則擔心措施出台後會衍生出增加租賃車輛等服務,加重本澳已接近飽和的道路承載力,同時更牽涉過界勞工及意外保險等的其他社會問題,認為在推出前應進行廣泛及深入諮詢。
另外,值得留意,澳門和香港都是《道路交通公約》締約地區,香港和內地則早已簽署駕駛證互認條款,內地駕駛人士可透過在香港換取香港駕駛證後,在訪澳的首十四日內無須換取任何駕駛證就可以在澳門合法駕車,故在討論有關計劃時,澳門市民或需要考慮這個情況。
交諮會副主席汪雲指出,政府下一步工作是向社會清楚說明粵澳小型汽車駕駛證互認的工作內容,包括對社會及交通的影響、統計數據、利害關係等。
三. 有關《時限性公交專道》方面:
交通事務局代表在會上指出,交通擁堵問題隨著道路環境的改變日漸顯現,巴士的行駛無可避免受到影響,造成出行時間增加。由媽閣至關閘沿內港的道路為澳門半島重要的交通走廊,現時有30多條巴士路線行經相關路段,當中包括多條澳門乘客量最高的巴士路線。
為有效落實“公交優先”政策,有需要透過確保公共巴士路權的優先,從空間上保障巴士服務能得到有效提升,對有限的道路空間資源作出有效利用。因此,交通事務局提出於媽閣至關閘設立時限性公交專道,並預期今年內可優先落實媽閣至林茂塘的一段走線,計劃分別在河邊新街行人天橋至司打口(北行方向)、河邊新街行人天橋至媽閣 (南行方向)、栢港停車場北至林茂海邊大馬路(北行方向) 設立時限性公交專道,運作時間為上、下午高峰時段,即早上7:30至9:30,以及下午5:00至8:00,其他時段回復作一般車道運作。專道運作初期,各專道路段只准公共巴士及緊急車輛行駛,期後將評估有關措施的實施情況,再考慮能否加入的士通行。此外,亦會對李加祿街/河邊新街口、新馬路/火船頭街、林茂巷/沙梨頭海邊街等多個路口進行整治擴容,改善現時的交通運作情況。
大部分委員認同設立時限性公交專道的方向,但認為有關措施對澳門市民和駕駛者來說都是新事物,需要時間適應,政府推行前必須做好預備工作,避免引起社會更大的反響,同時,亦須考慮措施對其他周邊道路的影響及適時檢討評估。
|